“每個人都有夢想,你難道就能說那些四海為家的人沒有夢想他們不努力嗎?不是的,恰恰相反,就是因為他們有夢想,所以他們遠比沒有夢想的人更加努力,活得更加艱辛。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在你們這個年齡我的夢想是以後做個非常有名的律師,有大把的人排隊請我為他們打官司,還得要看我樂不樂意。”
伊念說完這話下面有些學生在發笑。
誰都有過這樣的夢想,能夠在自己喜歡的行業領域成為佼佼者。
此時正在努力演講的伊念沒有注意到臺下秦江淮的到來,他默默地坐到了邊角的空位。
“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有沒有想過自己將來的職業,你想以後做什麼工作,有的人想當醫生、有的人想當教師、有的人是企業家,還有的人和我一樣是律師。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以後要怎麼樣才能做到你想做的職業?
你想做醫生、想做老師、想做企業家、想做律師,所有‘想’字前面都有一個前提。
前提是你怎麼才能做到這個職業?當然這也不是你光用想象就可以的事情,這需要你所就讀的業和你以後的工作分配相對應,很多人大學可能學的是傳媒專業,但是出了學校步入社會可能會選擇其他的行業。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偏差,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情節設定的發展,還是會有很多的意外出現的。
你要想做醫生,你首先要考上醫學院,熟知各個藥物作用成分,要了解人體構造與解剖,畢業之後要在醫院裡有六年以上的臨床經驗,才能當一名真正的醫生。
做老師,你需要熟背詩經古書,明白為人師者必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你還需要考普通話、考教師資格證,給學生上課你要備課,批改作業。
當企業家你要就讀金融經濟管理,熟知國家經濟貿易,股權證券,未來經濟發展走向趨勢,要知道如何管理下屬,經營企業。
當律師更不用說,你要考上法學系,熟背各項法律條文,憲法、刑法、民商法、經濟法、婚姻法。還得要經歷被譽為中國第一難考的司法考試,畢業後到律所也要磨礪幾年時間,才會有客戶找你打官司。
如果這些事情沒有前提。今天你是一個醫生,當你面對一個病人身體有不適的時候,你難道要對你的病人說:你等一下,我查一下醫術你這是什麼病症,用什麼藥,應該怎麼治療。
如果你是老師,你面對你的學生對你提出問題,你難道要對你的學生說:你等一下,我查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再告訴你。
如果你是企業家,當你的公司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惡意降低成本銷售,你的公司面臨財產危機即將破產,你難道要對你的競爭對手說:你等一下,我查一下書上說面臨財產危機應該怎麼辦。
再者,你是一個律師,你的委託人上門找你打遺產分配官司,你難道要和和你的委託人說:你等一下,我查一下律法,看一下遺產應該怎麼分配。
就像我今天站在臺上講話,也有一個前提,我在這所學校六年時間,學校凡是學生上臺演講幾乎有一大半之中會出現我的名字,六年我的成績排名始終是年級前三,那年高考,我是京州市狀元。”
伊念說完這話,下面喧譁一片。
一開始伊念上臺,說她站在這裡不夠格,那些學生都在猜測她學歷不高,工作也就那樣。
下面有個學生和同學交頭接耳:“一開始以為是個青銅,結果是個王者。”
伊念繼續開口:“如果我沒有這樣的經歷,我相信今天學校領導是不會讓我站在臺上的。中國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有幾百萬人,截止今年為止有近千萬人。一個城市就有將近幾十萬人參加高考,那麼,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幾十萬人之中脫穎而出?
我記得在我高三即將高考的時候,班裡有個同學問我:你每天看那麼多書,難道不覺得噁心想吐嗎?
我當時和她說:如果你把它當做你摯愛的人,你就不會了。
其實當時我的內心裡在吶喊:我們想法志同道合。
這話我不僅是和她說的,也是和我自己說的。當一個人每天都面對同樣的事情,並且日復一日,都會產生疲憊感、厭煩感。但是這和我們以後的人生相比的話算是小巫見大巫,高考無非就是高三那一年,要你每天面對書本。但是工作就不一樣了,工作不是日復一日,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年復一年,十年二十年。
所有的事情都分化:輕、重、緩、急,四個字。面對事情和問題你要學會判斷,如果你只是因為不能忍受高考前枯燥乏味的生活就要放棄高考,那麼我懷疑你沒有自主判斷能力。你們都即將成年,有的已經成年。但要想成為一個成年人,光有年齡是不夠的,你得要自主思考、判斷、抉擇的能力。
一段路會有分岔路口,你要清楚哪條路才是你應該要走的,路有直線,也有曲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人生中,直線簡稱:捷徑,曲線簡稱:曲折。
在這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有捷徑,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捷徑可以走,不用辛苦努力就能得到,那多好。
轉換思路思考一下,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高考就是一條捷徑呢?你考的好,走的就是直線捷徑,你考的不好,走的就是曲線曲折。
很多人會說: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這句話沒毛病,有很多人不高考照樣成為名人,照樣創業成功。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他們背後的付出與辛苦呢?不得不承認,同樣的機會同樣的工作放在不同人的面前,有學歷有能力的人就是有優先權。那些不高考沒有學歷的人還能出人頭地的艱辛,遠比你高考的要難的多得多。”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就是我們最好的案例,家裡家庭條件好的,住豪宅、有豪車接送的同學,你們的父母不是知識分子就是富二代,還有就是創業成功;家裡條件一般的同學,你們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每天的工作兩點一線,需要用體力和雙手辛勤勞動。這些話不是讓你們去攀比,而是讓你們明白,有學歷和沒有學歷的區別。”
伊念沒有忘記今天的主題,要給高考的學生做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