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一縷陽光濺射到小榻上,王奇醒來後覺著有些刺眼,想摟著枕邊人,卻摸了空。
“這是奴家熬的細米粥。”
宮卉挽起朝雲近香髻,臉色紅潤有光澤,端著一碗粥,輕聲道。
王奇靜靜看著這個女子,只能用溫柔來形容,溫柔如水,靜默如畫。
“卉兒,來。”王奇忍不住起身拉住她,就要噙住小嘴。
宮卉退步道:“沒個正經,快去洗漱,一股臭味。”宮卉遮嘴,故作嫌棄。
“昨兒個你可是親個不停。”王奇邊走邊打趣,宮卉剁腳咬著嘴唇羞怒。
洗漱吃完粥,王奇靠在床榻上深思,宮卉很自然給王奇捶腿,又換素手輕捏緩解王奇的苦悶。
王奇經過昨夜的肆意侵略,身心徹底放鬆起來,今兒個腦海裡一陣清明,把事情都通透了。
指著鼻子罵衍聖公行為嚴重麼,在古代非常非常惡劣!
就算亂世也不行,封建王朝就需要儒家,要衍聖公這個招牌。
除非是五代這種軍閥割據,踐踏規則的時期,要不然皇帝就是天,衍聖公孔家就是天老二。
天塌了,天老二依然逍遙自在。
最差的結果就是自己死,除爵貶為庶人,蘇南若和她未出生的孩子將被士人唾棄,生不如死。
最好的結果是王奇不用死,保留爵位丟官即可,官職是一定要丟的,可能嘉靖帝現在已經下旨了,這是表明一種態度。
朕站在儒道孔家的一邊。
無論是哪個皇帝都會這麼做,儒家是統治基礎不可動搖。
按理說,王奇凶多吉少。
但他覺著他有一線生機,生死五五之數。
原因就在嘉靖帝身上。
估計外面掀起了腥風血雨,士子文官群齊激昂。真心痛恨王奇的、跟風的、湊熱鬧的都會摻上一腳。
這樣就會形成什麼?嘉靖初期的大禮議事件,朝廷全體官員跪在殿外逼迫十五歲的嘉靖帝。
嘉靖帝沒有妥協,直面應對,該殺就殺毫不手軟,他的信條裡不允許臣子逼迫。
這是嘉靖帝無法容忍的底線,涉及到皇權的威嚴和他的治國之道,絕不會妥協。
倘若現在每個大臣上奏疏,國子監太學紛紛應和,京師百姓都痛罵王奇,那最終結果只能是。
王奇逃過一劫,安然無恙。
嘉靖帝一定會把奏疏狠狠頂回去,保住王奇。
如果只有孔尚賢或者幾個人上奏書,王奇必死。
說來可笑,他的命掌控在京師眾人手裡,不在嘉靖帝,更不受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