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下詔令重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後報請皇帝,取旨定奪。
如果有邊事或者政務要討論,就叫廷議;其有關人事升遷,則謂之廷推。
涉及吏部尚書的人選,就算嘉靖帝再懶,也得出席會議。
王奇倒是幸運,由於他彈劾了前吏部尚書,被特例允許觀摩。其他出席的都是九卿和國子監祭酒、僉都御史、還有六科給事中的代表官員。
皇城內,王奇望著在金水河對面最北端的皇極門金臺,按朝廷祖例本該在那裡舉行,可惜嘉靖帝是宅男,只能去他宮殿了。
“進之,候選之人我有些看不懂。”梁夢龍走出給事中隊伍,靠過來詢問道。
王奇成竹在胸,保證道:“放心吧,李春芳和郭樸斷無可能。”
“你為何這麼有自信。”梁夢龍疑惑道。
王奇低聲告知:“吏部天官如此重要的位置,嚴黨怎麼可能放棄的,陛下還要依靠嚴閣老治國呢。”
梁夢龍這才反應過來,連連點頭。
的確,吏部尚書涉及到京察,嚴黨沒有放棄的道理,怎麼都會哀求陛下同意歐陽必進。
王奇也暗笑,提名這麼巧,分別是太常少卿兼翰林學士李春芳、禮部右侍郎兼太子少保郭樸。
皆是青詞高手,擅長奉承諂媚嘉靖帝。
其實想來也是,這兩人一直在西苑內閣值房,上位也該輪得著他們了,其實本來還有袁煒,可惜機會暫時泡湯了。
站在嘉靖帝的角度看,李春芳和郭樸任誰都行,就是不要那歐陽必進,那人忒討厭了!
太監出宮傳召群臣覲見,這打破了王奇的沉思。
隨著群官進入永壽宮大殿,內監一聲高聲喝呼,陛下駕臨。
群臣禮畢,列好班位靜靜地等待。
嘉靖帝身著龍袍負手而來,好一股出塵的氣質,人好像有些消瘦,不知道丹藥磕多了還是晚上太猛了。
只聽嘉靖帝開口道:“今年以來,吏部多事,官員擢升不透明,部堂帶頭貪汙受賄,辜負朕的信任。今日會推,務要求得適當之人……”
聽了嘉靖帝一陣嘮叨,王奇有些無聊,就打亮殿內的大臣。
大理寺卿劉學易,垂手而立很低調,此人會考殿試末尾,竟能未列九卿,可謂眾進士中的翹楚之一。
馬坤,戶部尚書,60多歲的老頭,其人也慘,戶部沒銀子他這官肯定當得不舒服。
鄭曉,刑部尚書,上個月還特意感謝王奇殺倭寇,佑護海鹽縣百姓。此人是嘉興海鹽縣人,精通經學和算術。
雷禮,工部尚書,老熟人。吳山,禮部尚書,也是熟人。
其他的僉都御史都是都察院的同僚,偶爾在衙門裡見過。
王奇最關注的就是那個站在邊角的男子,其人不足50歲,微胖眉毛稀疏眼睛較小,但氣態有些傲氣,如鶴立雞群般昂首挺胸。
高拱,國子監祭酒兼太常寺卿,裕王的老師。
也不知是不是被察覺到了,高拱隨著目光看向王奇,微微頷首算打過招呼了,王奇也點頭回應。
倒是懂禮貌,以後有機會得去套近乎,此時國家太子未決,高拱那裡算是冷灶。
至於兵部尚書,朝廷暫缺,明眼人都知道是留給胡宗憲的,只要浙江有勝報,胡宗憲不僅能做部堂,甚至還能加太子少保的虛銜。
可惜浙江抗倭遲遲沒有進展。
另一個通政使在運河路上還沒來赴任,上個月才從南京兵部尚書“擢升”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