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快馬加鞭,行路關卡沒有阻攔,船上三葷三素兩個湯,靠窗有風能觀浪。
這就是太監的腐朽生活啊,呸!王奇用著宮裡內侍的關係,一路上果然舒服爽快。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靠著腦海裡這股意志力,王奇開始認真學習五高三模這些闈墨,發現這個時代的三年科舉五年模擬實在是太牛叉了,名儒、翰林院、狀元的經編,這才是科舉教輔資料。
不過王奇看到“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合集就腦殼疼,頭暈目眩。
其實八股文存在即合理,就跟現代論文差不多,破題,摘要關鍵詞,引用正文,然後感謝文獻來源。八股文結構差一些,不需要感謝文獻來源,只需要感謝儒家聖人就行。
可是王奇實在是看不懂吶,只好搖頭晃腦大聲朗讀,多讀幾遍看能不能記住。
“王二,你說伯爺又在掉啥書袋,俺怎麼聽不懂。”王大王二竊竊私語。
王大面露不屑,哼道:“你個憨貨,這可是伯爺在頓悟,發出聖人之言,伯爺恐怕要成文聖了。”
……
路上不再贅述,快船隻費了不到二十天就到了順天府,京杭大運河真是便捷啊,就憑這點楊廣就功在千秋。
沿途十幾二十個收費站,稱為鈔關,對王奇沒有影響。第一官府的船免稅,第二舉人免稅,第三太監免稅。王奇這條船全都符合啊,所以沿途速度更加快了。
會試時間太緊迫,王奇也不打算回老家,等考完會試回嘉興的時候順便在家待一段時間。
京師外,遙遠就見雄壯高大的城牆,這可是經歷過京師保衛戰的洗禮,于謙就在牆頭力挽狂瀾救大明。
城牆裡面就是明朝權力的味道啊。
鄉巴佬進京師了,王奇倒要好好看看明朝的京師是啥樣的,先要去外城東門,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崇文門了。凡是南方來的行商和貨物都得過崇文門,沒別的地可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外城到崇文門這段路程,就是南方貨物的集散地,堪稱聚寶盆,王奇見無數旅客、趕考書生甚至官員都在“排隊打卡”繳納銀子,銀子當然是交給崇文門稅關。
成化二十一年,大明在崇文門設立稅關,對過往客商收取賦稅,由崇文門稅務監督大使負責。
顯然,這大使位置就是肥得流油,雖然只是從九品,但是每年揣著荷包裡的銀子輕輕鬆鬆幾萬兩。
賺那麼多銀子,大夥都嫉妒啦!所以稅務監督大使每年一換,有關係的都來撈銀子。嘉靖皇帝的小金庫,一部分錢就來源於這個崇文門。
王奇不用想就知道,這大使必然是嚴嵩的心腹,要不然撈不到這個位置。不過這大使也忒狠了,連書生官員的銀子都敢拿,頗有嚴嵩的風範。
來自天南地北的口信,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王奇三人來到崇文門外,交了過路錢,開始進京。
待慣了江南的繁華乾淨,一見京師這髒亂沒有秩序的街道,有些失望。中間一條石板路,旁邊都是都是牲畜糞便,泥濘不堪,也沒個專門的人清理。風一吹,真是“紅塵滾滾”吶。
雖然環境髒亂差,但人太熱鬧,西域的胡人胡伎身上戴著玉石珠寶,流光溢彩。書生儒士揹著書囊問路,商販狷客正在吆喝,小童子笑著舔冰糖葫蘆,甚至還有打扮花枝招展的男妓在逛街。
果然這才是大明嘛,每個人臉上都有色彩,氣概昂揚,精神旺盛。
喜歡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