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海禁 (第1/2頁)

推薦閱讀:

轉眼就到冬天了。

“夫君,昨日江內侍又安排了十萬匹絹布。”蘇南若美目含笑,嗔道。

王奇無奈道:“這才幾兩銀子,值得你高興麼,有些金山銀山老爺我不敢碰啊。”

上次江太監安排的絹布兩個月就完成了,拋除紡織工人和紡織踩踏機,純利潤才不到一千五百兩銀子,畢竟只是布匹。這次換了十萬匹綢緞面料,估計利潤能有三千兩。

蘇南若不高興了,惱怒道:“妾身就是喜歡賺銀子的過程,每日巡視作坊有趣的緊,而且這銀子不是源源不斷的麼。”

在蘇南若看來,隔兩個月就有兩千兩銀子,那豈不是一年一萬兩?雖然她把銀子都花光了……

王奇無奈道:“娘子啊,你謹慎著用銀子,怎麼還派人去我老家買田買地呢?”

前段時間,蘇南若安排管事去平鄉縣買良田,了,現在王家已經是腐朽的地主老爺階級了。

蘇南若俏臉一橫,認真道:“夫君你有幾斤幾兩妾身是知曉的,除了詩才,你的學問一塌糊塗,估計跟妾身差不多。”

“妾身不指望做進士夫人了,更不指望做那幾品命婦,只希望老家有幾畝田做那地主婆。”話罷還暗自神傷。

王奇面有臊色,自個學問水平如何,這婦人朝夕相處肯定清楚,畢竟自個每天就沒讀過幾本經書。

遂輕聲安慰道:“老爺我胸有錦繡,憑那舉人功名也能穿紅袍坐八轎。”

蘇南若懶得理會他的吹噓,嘀咕道:“妾身看你連舉人功名都是偷偷摸摸弄來的,名不副實。”

王奇這就生氣了!怒斥道:“休要胡說八道,看看老爺如今的名聲,流言蜚語傳出去該怎麼辦。”

自個最多也就童生水準,可是耐不住別人覺得自己滿腹才華,要是稍微有流言傳出去,豈不是汙了名聲。

蘇南若也知曉說錯話了,嬌媚道:“只是些閨房私話,妾身也是在作笑。”

你開玩笑開出實話來了!

蘇南若說罷又在唸叨家裡長短,店鋪收成如何,她的閨友昨日又來拜訪了,她那裡規模又變大了,夫君鬍子該剃了……

王奇也聽得津津有趣,每日空閒還不如聽娘子講些生活瑣事。

……

前幾日,浙江官場發生變動,胡宗憲升為浙直總督,督理南直隸、浙江、福建、廣西、廣東等地軍務。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軍事職務,就是來對付沿海小日本倭寇的。這倭寇真的該殺啊!

趙貞吉接任浙江巡撫,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二品。

總督和巡撫都不是固定職務,嘉靖帝的意思天下人都清楚,你趙貞吉就是用來制衡胡宗憲。說是浙直總督,其實主要是浙江的倭寇,總督衙門也在杭州。

大夥頭上有四個衙門,浙直總督、浙江巡撫、布政司、按察司,且都在杭州。在杭州做官的人就更可憐了,四頭大山壓著喘不了氣。

已經兩個多月,王奇還沒有開啟局面,只是跟江太監吃了點肥肉,江太監倒是樂呵樂呵的。

織染局得利最小的兩個人,恰恰就是江太監和自己。

利益最大的,自然就是胥吏背後代表的富商家族。

因為什麼?海禁。

明朝阻止民間從事海外貿易走私,至嘉靖朝達到巔峰。

所以衍生一個海賊王——王直。不過這人現在在杭州府大牢關押,明年該問斬了。

王直少年有俠氣,長大後就在沿海乾走私,把貨物販運到日本。賺得盆滿缽滿,手下幾千海盜。

最新小說: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 高明的蘇婉 重生之關東匪王 全能基地 傷宋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貞觀第一婿 權晉 抗戰的血1931 開局就帶唐太宗造反 小將很囂張 亂晉春秋 封壇驚鴻 草原黑暴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 悠閒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