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佛女 (第1/2頁)

推薦閱讀:

廣場中,那老和尚朗聲道:“大唐天子陛下,於佛理一途,老僧雖甘拜下風,然老僧聽聞貴國文人自古以來皆修習君子六藝,華夏音律名揚天下,故老僧千里迢迢特來討教君子六藝中的‘樂’藝。”

一聽此話,場中眾人又嘰嘰喳喳起來了。

音樂在華夏文明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摶土造人以來,樂就一直盛行於炎黃大地,不管是帝王祭祀上蒼還是小民聊以自娛,這些都離不開音樂。而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六藝更是中國古代君子的六門必修課。其中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具體來說禮是指禮儀;樂是指器樂;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駕車;書是指書法;數是指算術。番僧提到了要比試樂藝,眾位大臣倒是覺得不足為懼。

“老臣孔穎達願來應戰!”其中禮部尚書孔穎達出班說道。一方面孔穎達是孔子的後代標準的儒家子弟,自幼精研君子六藝,對於其中的樂藝十分在行;另一方面,其身為禮部尚書,主管國家禮儀器樂,出來應戰也是當仁不讓;再者,從今天上午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比試,文官基本上毫無任何出彩之處——人家武將那邊有侯君集怒殺食人獸,勳貴那邊有如玉智殺大白蚺、勇斗大老鼠、對對子和解佛理。所以看到此時比試樂藝,孔穎達率先出來了。

孔穎達確實有真才實學,他一出班,李世民和眾家大臣心下大定。李世民朗聲道:“有勞孔老愛卿了,老愛卿之才,世人皆知,有老愛卿出馬,朕十分寬心,朕相信老愛卿定能馬到功成!”

“我等祝老大人馬到功成!”一眾文武齊聲道。雖未比試,但是起碼得提提氣。

孔穎達見聖人與一眾大臣如此信任他,雖已上了年紀,但仍是激動滿懷,顫聲道:“老臣多謝陛下之信任,多謝諸位同僚之支援,老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眾望!”

“呵呵,癩蛤蟆打哈欠——口氣不小!還沒比呢,就覺得自己贏了啊!”一陣不屑的聲音傳來,原來是特能輸的突厥王子看到眾人給孔老大人鼓勁,心下不忿,陰陽怪氣的作死道。

眾家文人怒目而視,眾位武將紛紛怒喝。

“xxx,誰家狗王子又在犬吠了啊,你全家是吃屎長大的啊,淨xxx滿嘴噴糞!”如玉聽到突厥王子找茬後,怒罵道:“尼瑪的,剛才嫌被罵的不夠是吧,你看看你這熊樣,長的這麼醜,醜的這麼特別,也就是特別醜,你還好意思活著……”

如玉剛才聽說要比試音律,正準備老老實實的待著好聽一場正兒八經的古代人演奏的古代器樂。沒想到音樂沒等來,卻等來了突厥王子陰陽怪氣的嘲諷。如玉聽了大怒,覺得好像有半個時辰沒罵這王子了,這王子又要炸毛上天了,竟然不知道姓什麼了!劉如玉可和那些文人們不一樣,文人們在人前還多少斯文一點,很少說髒話;他也和武將們不一樣,武將們罵人罵來罵去就那幾句,什麼“混蛋”啦、“忘八蛋”啦、“彼其娘之”啦。劉如玉可不管這一套,髒話又一籮筐又一籮筐的冒出來了。

“這小子是個什麼樣子的人啊,滿腹經綸、才智天下,有時候溫文儒雅,有時候卻罵人連連,真搞不懂他!”李姝瑤心裡想道。在場的眾人除了捱罵的三王子和正在口若懸河的如玉外,其他人也都有同感。不過這小子罵的真解氣,詞彙真新鮮,得好好記一下,不少人心中也這麼尋思道。

看著身邊跳腳大罵的劉如玉,李姝瑤不僅沒有像厭惡其他男子一樣覺得劉如玉可惡,反而覺得他比較率真,有真性情。李姝瑤含情脈脈的望著劉如玉。其實古今都一樣,女子都是感性的動物,情人眼裡出西施嘛。對於她們而言,自己的心上人玩個泥巴都是帥呆了;自己厭惡的人打個高爾夫都像是在鏟屎。而男子則是視覺動物,長得漂亮的女孩子賣個臭豆腐都稱作是豆腐西施,長得醜的小提琴拉的再好看著都像是在抽筋。

“如玉,不得胡鬧!”李世民開口喝道。相對於聽的津津有味的武將和勳貴而言,李世民和一眾文官實在是都聽不下去了。尼瑪,這小子這嘴巴能把活人罵死啊。

“我中華大地是禮儀之邦,你個突厥狗王子再敢言語不敬,亂說髒話,滿嘴噴糞,小爺我饒不了你!”見聖人發話了,劉如玉撂了句狠話,收聲了。

突厥王子欲哭無淚,剛才自己偶然間忘了劉如玉還在場中了,隨口說了一句,木想到引來了他持久的謾罵,其中有些詞像是“法克”“稅特”聽都沒聽過,不過想想這絕對不是什麼好話。“誰xx亂說髒話了,誰xx滿嘴噴糞了,你張口狗王子閉口狗王子的罵我,你咋不說說你自己!我xx才冤好不好!”突厥王子心中吶喊道。

這一折騰,又耽擱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時間,鬧劇收場後,開始比試樂藝。

好在大朝會上有許多樂師,也有許多樂器。比如說長孫丞相讀完祭天文書的時候,就有祭天音樂響起,而當時劉如玉只顧著研究那軍士抱著大火鼎會不會挨燙了,沒有細注意此節。很快,一眾小內侍就將鍾、壎、鼓、琴、蕭、琵琶等各種樂器擺放到了廣場之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位大師,不知我們如何比試?”孔穎達問道。

“阿彌陀佛,真正的音樂可以擾人心扉,動人心智。比如貴國曹魏時期,嵇康一首《廣陵散》,響徹晴空,聲動九霄,激發人智,可惜此曲已成絕響。今天,你我二人各自同時演奏一曲,誰若能影響對方心智,誰就獲勝,不知孔大人意下如何?”那天竺老僧說道。

“如此甚好,老夫無異議!”孔穎達道:“請大師首先挑選樂器吧。”

“慢,老僧還有一個不情之請。”那老和尚說道,他並沒有去挑選樂器。

“大師請說。”老孔道。

最新小說: 詭舌神探 去三國直播 西域風寒 地中海霸主 北國諜影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 高明的蘇婉 重生之關東匪王 全能基地 傷宋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貞觀第一婿 權晉 抗戰的血1931 開局就帶唐太宗造反 小將很囂張 亂晉春秋 封壇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