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斯林的內心就好像是國王大廳中的領主為了爭取各自的利益而爭吵不休。
這一段過往是喬斯林最屈辱的記憶,以至於在後來他沒有向任何人講起過這段往事,也包括了後來他隊伍中的領隊以及他的夥伴們。
他為自己感到無恥,因為他應該拒絕這一種餵狗一樣的投食,用騎士的精神去挑戰侮辱他的敵人。
然而事實就是,他不但是吃下了敵人的食物,甚至是開始喊敵人的指揮官作“主人”。
而且他的內心一直都在爭吵不休。
他不願意讓已經是得到了自由的阿里斯泰來拯救他,可是阿里斯泰當初明明可以自己逃跑的,但是他卻是選擇了留下。
他讓阿里斯泰得以逃脫也當作是還了這份情誼。
但是他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身處這樣的絕境他其實是希望阿里斯泰來救他的。
另一方面,他以為自己在面對著這樣的絕境之時,也應該是勇敢戰鬥才是。
就算是死,也應該是有尊嚴的死去。
可是他仍然不願意放棄最後的一點希望,身陷泥潭當中死死地抓著一根或許能救命的稻草他絕不願意放手。
喬斯林曾經在酒館中,一個來自於外海的冒險家給他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有兩個主人公,至於都叫作什麼名字喬斯林卻是忘記了,一個叫作烏什麼的就當他的名字是烏夫斯,另外一個叫作約什麼的,就當他的名字是約翰。
烏夫斯的國王將另外的一個國王約翰打敗,約翰成為了烏夫斯的俘虜,並受盡了屈服,但是約翰並沒有放棄,他就像是烏夫斯國王最忠實的僕人一樣,帶著自己的王后跟僕人盡心盡力的侍候烏夫斯國王。
三年之後,約翰國王取得了烏夫斯國王的歡心以及信任,他還有他的王后被釋放回國。
約翰國王回國以後,奮發圖強重新壯大了自己的王國,最終打敗了曾經羞辱過他的烏夫斯國王得以報仇雪恨。
喬斯林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不屑的,他為那個叫作約翰的國王而感到不恥,一個騎士應當勇敢的去面對他的不堪,用戰鬥的方式來證明自己,而不是用卑鄙的計謀。
但直到他現在被別人像狗一樣關在籠子當中,他選擇了與約翰國王一樣——忍辱負重。
喬斯林開始向維蘭提示忠,關於這片大陸的許多資訊以及一些強大勢力的訊息都是毫無保留的告訴給了維蘭提。
尤其是維蘭提很可能在這周圍所遇到的一些不友好的勢力,關於他們的武裝以及戰鬥習慣喬斯林都沒有任何的隱瞞。
實際上在菲爾茲威這塊土地上,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勢力登陸,維迪斯大王的態度是隻要他們不對菲爾茲威的城市動手,也不至於召集大軍全面交戰。
雖然說如果當兩方勢力相遇,菲爾茲威狂戰士的榮譽也不會允許他們退縮。
但是維迪斯大王還是覺得,將這些各種各樣勢力的放入其它王國的土地,這將是對菲爾茲威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