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臺上,嬌娥如痴如醉,戲臺下,票友戲『迷』如醉如痴。
這個樣子,筱月樓是指定紅了!
愛戲的人更為挑剔,除了這角兒要好,要有祖師爺賜的一副好嗓子,那扮相,行頭都要經得起咂『摸』。
這筱月樓的行頭,哪一個都讓最挑剔的人無話可說。
那翎子那鈿子,就連最細微的小飾物,都是當今最好的。單一個脖頸兒上的翠玉鑲扣,都不是俗物。
這可不是剛出道的小伶人的派頭。
單今日一身行頭,就有千金之數。
齊瑤卻知道,筱月樓這身裝扮是哪裡來的。
盧飛凌後來改名盧斐齡,剛紅就忽然沒了蹤跡。上一世,齊瑤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是寧王潛邸的愛妾。
盧斐齡恃寵而驕,對她這個正妃並不放在眼裡。盧斐齡的眼裡,只有戲文行頭。
她被寧王悄悄納入府裡,也沒有名份,甚至都沒有對外面“開臉”。這些,都只是因為寧王不想要人知道。
他一直都為了實在父皇之志『操』勞,快二十依然沒有娶妻蓄妾。
想想都好笑,這盧斐齡被寧王金屋藏嬌時才多大,那十五都是虛報了的,實則只有十三而已。
寧王上次樹下見到齊瑤,眼裡那抹意味深長的打量,跟上一世他第一回見齊瑤時一樣。而齊瑤以前總以為,他是一個溫和持重,如玉一般溫潤的皇子。
齊瑤經歷了上一世,這才讀懂那眼光的含義,褻玩,慾望,都藏在眼底。
到齊瑤嫁入寧王府,發覺滿府都是十二三的小侍女,也真覺得寧王潔身自好,連一個成年侍女都不留身邊。
到後來,她才發覺,寧王對幼女的奇特胃口。只怕府裡能看過眼的,都已被他破了身子,而這些女孩子很多連月信都沒來過。
盧斐齡能獨得寧王之寵這麼多年,源自於她有一個娃娃臉的外形。怎麼看,都只有十三四歲年紀。
齊瑤把這個盧斐齡也沒法子,驕縱霸道,把她這個王妃也沒放在眼裡。她有一次抱怨給寧王聽,寧王哈哈一笑,只說小孩子心『性』,自己酒醉後失了分寸,把她給納了,自然沒有趕出府裡的道理。一再要她多包容。
不久,幼女盧斐齡忽然被九皇子蕭軒在家宴之後於寧王府後花園所玷汙,被寧王府侍衛當成侍衛當場捉拿。
皇上不肯讓醜事傳出去,便壓下此事,對九皇子卻不再相信。
她是扳倒蕭軒的最重要一步棋。那之後不久,寧王成為儲君,協理天下。
盧斐齡被蕭楨留了下來,對外,他是可憐幼女無依無靠,事是九皇子做的,他不能把人趕走,反而讓天下人嘲笑皇家無情。
齊瑤後來才知道,多少個夜晚,寧王在太子府處理奏摺時,都是叫了盧斐齡去狎玩。
而她,因為深信寧王對她的深情和儒雅氣度,從來沒想到這樣的事會發生。
不過後來寧王做了皇帝,這樣的女子越來越多,而盧斐齡又漸漸長大,於是便失了寵。
到了那個時候,盧斐齡也慢慢懂了人情世故,也終於明白了當年盛寵的真正原因。而自己又無子,又無寵,滿盤皆輸。
傷心的盧斐齡慢慢憔悴不堪,最後一病不起。而皇帝蕭楨一次都沒來看她。
她最後兩年都是皇后齊瑤派人多方照料的,臨死前,盧斐齡非要見齊瑤,講述完寧王如何設計陷害蕭軒後,拉著她的手,說了三個字,“我好悔。”便撒手人寰。
就筱月樓盧飛凌這一身行頭,怎麼也在萬兩上下,寧郡王確實出手大方。
齊瑤知道,今晚寧郡王一定也在這裡。
眼睛在下面人頭攢動中搜了一陣,果然發現一副書生打扮的寧郡王,身邊站的就是鄭伯忠。
看來,寧郡王已經得手了。
齊瑤也知道,以盧飛凌的小『性』子,和她對唱戲的偏執,寧郡王只要肯拿出血本,給她幾套行頭,加上幾句寵溺無邊的誓言,一定能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