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楨對今日之事之所以勢在必得,源自於一段秘史。
他是偶然間知道皇帝痛恨戲子。
。。。。。。。
多年前,宮裡一個得寵美人忽然暴斃,自然深宮之內,美人來來去去,並不少見。一個美人暴斃,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是陳年往事,又因宮裡諱莫如深,知者不多。
倒是李和,在他歷年的刻意交接維持下,某次“不經意間”,酒後告訴他了這段舊事。
臨淄趙家當年曾獻美人劉氏。
那劉氏生的無限風流嫵媚,後宮無人可及。李和說,論容貌,劉氏並不及皇貴妃沈氏,初看僅只眉清目秀,五官乏善可陳。
但這劉氏卻天賦異稟。
只需妙目傳情,一汪碧水便波起雲湧,叫人轉不開眼。
女子的極致,並非容貌絕倫,身段窈窕。
而是一顰一笑,俱懷風情。
劉氏佔的,就是這風流韻致。
她行走間腰不盈一握,沒有刻意扭擺,卻十分嬌俏,步態生姿。未語先笑,嘴角含情,也絲毫無矯揉造作,看來如沐春風,不知不覺就陷入她的溫柔中。
暴躁如蕭志,跟她說話,也不覺間語調低柔,輕言細語。
而這樣的女子,不僅男子,女子也極難對她產生敵意,是以,劉氏初進宮,便顛倒眾生,蕭志也忽然變得“三千寵愛在一身”,劉氏躍上龍門,沒數月便封了妃。
那段時日,連沈妃也很難見到皇帝一面。
臨淄趙家子弟因此接連提拔,進入六部為官。臣僚打聽到內情,俱皆嘆息不已。只是蕭志極少為了一個女子如此,提拔的位置也不高,只是三品四品,並不出格,大家只能三緘其口。
畢竟帝王家事,只要不影響朝政,也說不出什麼來。
李和嘆息說,咱家跟了皇帝多年,除了當年魏後,從未見皇帝如此動情。
據傳,一次皇帝傳召,劉氏自稱心疼,拒見蕭志。蕭志傳了數遍,還特特令御用軟轎去接,可等了又等,也沒等來劉氏。最後蕭志親自去劉氏宮殿,只說劉氏已經入睡,吃了閉門羹。
蕭志大怒,大覺沒有面子,卻又捨不得當場處置劉氏,轉身就走,盛怒之下,回去便傳旨貶了劉氏妃位。
劉氏並沒傳出什麼跪在殿外哭訴乞憐。而是閉門不出,誰也不見。
最後,終是蕭志先忍不住,御賜珍寶,首飾,一日幾撥流水般送去,後來在更深露重時,還是親自去尋劉氏。
傳聞皇帝甚至流了淚,二人和好如初,劉氏也重獲妃位,寵幸更甚。
那段時日,後宮人人都曉得,劉氏一朝有孕得子,後宮便要變天了。以她現時的寵愛,就是中宮換人,都不是不可能的。
不久發生了一件事。
一個漿洗的宮人送衣物時,路遇劉氏,跪在長街上,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這個寵無可寵的皇帝的女人,卻突然失口叫道“陌玉樓”。
劉氏恍若未聞走了過去,
只是宮裡的人心細密。很快,就有人查出劉氏的底細。
她原是一個戲子,一次被趙氏家主看上了,收到家中,卻不知為何並未要了劉氏的身子,最後獻給了皇帝。
皇帝聽到的則更細緻。
劉氏以處子之身,被趙氏家主日日帶在身邊,教了許多承歡之術。這趙家之主年輕時最是風流,流連歡場,什麼樣的女子沒見過,見了劉氏後卻不惜重金求之。
臨淄趙家也是世家,只是日益敗落。家裡弟子成器的不多,只有寥寥幾個五品地方官,家產雖豐厚,朝中卻無人。如今越來越沒有勢力,眼看已經日薄西山,世家也慢慢跟他們斷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