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色』禪衣的姑子開了門,見到鄧昭合十一諾,鄧昭也低身一福,姑子頭上帽子隱約有青絲。
這個應該便是清河長公主身邊惟一留下伺候的宮婢如雲。
如雲一身姑子打扮,但她是隨著長公主修行,自然不必落髮,而且她還經常要替長公主出外辦事,因此只在清漪苑才穿姑子服。鄧昭回的常禮,齊瑤也跟著低頭,並不言語。
“長公主早起不適,去後山走了一趟,回來也沒進飯。這會兒正打禪呢。”如雲輕聲道。但腳下不停,將兩人帶進了平日修煉的靜室。
鄧昭跟齊瑤進到室內,見一旁有兩片蒲團,就各自悄悄坐下。不敢打擾正在閉目入定的清河公主。
屋內十分潔淨,幾近無物。
只一條案,上供奉了一隻羊脂玉淨瓶,裡面一支柳枝,嫋嫋婷婷垂下。中堂懸著佛祖講經圖。一應的油燈,八大祭器,佛經都沒有。不過處處有經幡,繡制極其華美。
細細嗅著檀香,齊瑤也沒去找香爐子。她知道,清河從來只把衣物去籠香,並不焚香,嫌棄香的煙火氣太重。
清河長公主寡居數年,因此衣飾都極淡。不過她束髮用的那片玉,齊瑤一見就不菲。只怕一片玉就值了宋一藤小半個家當。
長公主垂目而觀心,雙眉修長,隱約上揚,但看得出主人存心將它修短了,以至於眉型平穩精緻,卻沒有飛揚之『色』。
清河長公主是當今聖上一母同胞的大姐姐。太后生了三個,兩女一男,只有他們兩個活下來。皇上還有一個姐姐,未成年便夭折了。加上清河比皇上年長十歲,一直如半母管束弟弟,出嫁後清河便離開宮廷,而弟弟也立為太子,見面機會少了,但姐弟感情不錯。
太后離世前拉著清河的手,託付給皇上,要他護佑姐姐,絕不傷害她。她再嫁與否,都隨她心願,不得勉強。
所以,清河長公主如今在大佛寺,把個後山全給佔了。皇上心疼姐姐禮佛孤寂,時常送來好吃好喝,後山也封了起來,給她蓋起別院。京城人都知道長公主矢志敬佛,但凡有皇室宗親探望,都被趕回去的。
只是,只有齊瑤知道,清河長公主從來不曾離開那個大殿。表面上,她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捲入後宮前朝的爭端,可是,她接手並將先帝的“風衛”發揚到極致,風衛遍及京城皇都,如風隨影,無處不在。
風衛最厲害的,便是打聽訊息,建立各種關係,上一世就是到最後,清河也沒有告訴她,風衛究竟有多少人,滲入到哪些人家。。
寧王曾經懷疑過風衛的存在,可是風衛是先帝親手建立,所選拔的都是家世乾淨,並跟風衛有過生死糾葛的孤兒劍客。先帝去世後,不知什麼原因,並沒有傳給皇上,而是秘密交給了清河。
所以,上一世,最後清河一把火燒掉後山,清漪苑寸草未留。齊瑤曾經懷疑她事先得了訊息的。至於清河究竟還在世否,她沒有精力打聽,而風衛,她也一直沒聽到寧王再提起。
此時的清河雖然清瘦,但氣『色』絕佳。
她知道清河的修行裡,有一個是,每日步行轉山一週,而她貌似無慾無求的心態,也促使她面目輕鬆,整個人竟沒有一點未亡人的幽怨彷徨無依。
又等了一會兒,清河長吁一聲,很有煩惱遁去後的輕鬆。
齊瑤跟鄧昭連忙彎腰,等著清河開口,卻發現清河又入定了。。。
鄧昭有些疑『惑』,什麼時候長公主如此喜歡入定了?倒從來沒見過,她每次來,都是陪長公主遊山,賞書聽琴,她以為長公主修行就是靜修,沒想到原來她打坐的功夫如此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