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小世界,大道法則不全,因此只能生成靈氣,而無法生成仙靈之氣。
所有從三千小世界飛昇大千世界的修士仙人,到了大千世界所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吐故納新’。
吐去體內屬於三千小世界的舊靈氣,納入屬於大千世界新的仙靈之氣。
當熊林在這靈霄洞天‘吐故納新’,吞吸煉化屬於大千世界的仙靈之氣時。
他才驀然發現,即便是以一元仙樓、大千鏡那樣的仙器,汲取大量的靈氣,濃縮而成的‘仙靈之氣’也只能算是一種偽仙氣。
靈氣與仙靈之氣的差距,並不是量的差距。
即便是再多的靈氣濃縮成精華,也不能與真正的仙靈之氣相比。
它們的差距,是質的差距,是性質的區別。
靈氣是三千小世界中生成的,本身蘊含的法則道韻就是殘缺的、不全的、不完美的!
而仙靈之氣,是大千世界中生成的,其本身蘊含的、沾染的是屬於大千世界的完美的、全面的法則道韻。
靈氣與仙靈之氣的差距,完全就是其自身蘊含的法則道韻殘缺的差距。
甚至可以直接說,就是三千小世界與大千世界的差距!
三千小世界有壽,而大千世界永恆!
所以,除非仙器能將靈氣中殘缺的法則道韻補全,否則任是什麼仙器、仙寶都無法將靈氣徹底轉化成仙靈之氣。
能做的。只能是如一元仙樓和大千鏡那樣,濃縮大量靈氣的精華,轉化成偽仙靈之氣。
而能補全靈氣中殘缺的法則道韻。則需要對大千世界的所有大道法則都悟透、掌握,那樣的存在,都是天仙中的頂尖者,大千世界中真正巔峰存在。
即便是‘仙器’,那樣的存在,也必然是超越仙寶的‘仙靈級別’存在。
這樣的存在,自身蘊含的法則道韻已經極為接近真實的大千世界。遠遠超過了三千小世界的大道法則。
三千小世界又如何能承載這樣的存在?
這樣的存在,一旦降臨小千世界。只會直接崩毀小千世界,更不要說吸取靈氣,轉化成仙靈之氣了。
所以說,基本上。三千小世界的靈氣,幾乎不可能轉化成仙靈之氣。
所有三千小世界的修士,只有飛昇大千世界,方才有吐去靈氣,吸納仙靈之氣修行的機會。
熊林盤坐在黑白長橋上,元神與金鐘相融,心神已是大部分沉入吞吸煉化仙靈之氣中,只留幾絲在外,關注外界情況。
一呼一吸。一吞一吐,熊林周身的氣息漸漸變化著,縹緲、逍遙、鍾靈毓秀!
“當!”不知過了多久。忽而一聲鐘鳴響起,熊林的身形一轉,化成金鐘之身。
金鐘微微顫鳴、抖動著,大量吸取著四周仙靈之氣。
大片的仙靈之氣匯聚而在,縈繞在金鐘周邊,如雲似霧。
而隨著吞吸煉化越來越多的仙靈之氣。金鐘上也開始出現一些變化。
山川、大地、平原、密林、江河湖海、風雨雷電、日月星辰、蒼天大地……
甚至,隱隱還有各種生靈、人類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