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香火封神道與其死敵仙朝修行頗有些相似之處。二者會成為死敵,自有其原因的。
相似的修行,同樣以眾生願力促進修行,同樣需要天地的認可。仙朝得天地認可,為天地理天道、順地則。進而慢慢掌控規則,掌控天地。
上古之時,妖皇建立的第一仙朝,廣封星神,據說便是為了掌控天地。每一位星神調理、掌控一道規則。集第一仙朝之力,掌控天地。
據說,在如今的大千世界,天上無數星辰甚至是太陽與太陰都是第一仙朝所留。
每一顆星辰,乃至太陽與太陰,都是天地一項規則顯化。顯然,太陽與太陰,就是太陽之道與太陰之道的顯化。
可惜的是,妖皇與他的第一仙朝遇上了同樣戰天戰地,欲要征服天地的巫族。
最終兩敗俱傷,巫妖二族衰敗,反而是人族乘機崛起。
後來,有人研究這上古一戰,有一個隱約的猜測:天地有靈,會自發的祛除對它不利之處!
否則,為何巫妖這兩強族,一個就要掌控天地時,一個就要戰破天地時二者撞上了呢?
怎麼看,這背後似乎都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控著。
而香火神道,據說便是後人吸取第一仙朝的教訓而創造出來的。可以說,香火神道便是從仙朝修行中分裂出來的。
它繼承了仙朝的大多修行之道。集眾生願力,求天地認可。
所不同的是,神道摒棄了仙朝掌控天地的目標。而是選擇在天地間尋找自己的定位,想法融入天地,成為天地的一部分,自有無窮威能。
自能‘神明者,神而明之’。
相似的修行之道,雖然最終目的不同,但是二者消耗的資源卻是相同的。
利益之爭。目標又是正相對,一個尋求融入天地。一個尋求掌控天地。
何況有著這樣的歷史,仙朝修行者大部分視香火神道為叛徒。
二者不互視對方為死敵才怪。
不過雖然互視為死敵,但是相同的源流使得二者前期修行十分相似。一個匯聚龍氣,一個集眾生願力。
雖然表現不同。其實質卻有相通之處。
御龍經中有香火願力轉化龍氣之法,白蓮經中也有龍氣轉化香火願力之道。
如此,足可見得二者在本質上的相同。
所以,熊林身上有龍氣鎮壓氣運,卻一樣可以修行香火之道。
只是,到了如今,香火封神之時,卻必須做出選擇了。
畢竟二者雖有諸多相似、相通之處,但最終目標卻是相對的。
至於熊林的選擇。自然不用說,如今已到了封神關頭,他在思考自己的定位。思考自己在天地間的位置。
香火神道修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門。而佛門修士在尋找自己的定位時,喜歡走一個捷徑,就是發大願。
說什麼願我得成羅漢時,天地如何如何……
願我得成菩薩時,天地如何如何……
願我成佛時。天地如何如何……
羅漢發小願,菩薩發大願。佛祖發宏願!
若是所發的願得到天地認可,自然便有了屬於自己的定位,則封神成功!
熊林此時就在尋思著,自己是否要學佛門來發個小願,給自己定位?反正白蓮聖母就是出身佛門,白蓮經中就有發願之法。白蓮教中透過發願來成功封神的,也有不少。
不過,還沒等他有決定,他的清明心神已經映照天地,開始尋找屬於他自己的定位。
隨著心神映照天地,熊林看到了很多。
天災、地難、人劫……
整個黃庭界,到處充斥著死亡、破壞、殺戮、血腥、崩壞、毀滅!
雖然早就知道黃庭界要崩毀,但這還是熊林第一次如此清晰、全面的看到、明白,黃庭界正在慢慢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