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北王殿下所言,句句屬實,大軍原本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祖父打算在最後一戰中,徹底將北梁驅趕出境,連夜召集將領,制定了極為嚴密的作戰計劃,卻不想,在次日的實戰中,我們卻反而落入了北梁的圍剿之中,北梁對我們所有的作戰計劃都瞭如指掌,祖父意識到內部出了叛徒之時,已經為時已晚。
”
說到這裡,元瑾深的嗓音哽咽了,深吸一口氣,才有勇氣繼續說下去:“為了能讓祖父帶主力撤退,父親、二叔父和大哥,留下來與北梁軍殊死相搏。”
說是殊死相搏,其實就是留下來與北梁軍同歸於盡,可即便明知留下是送死,元柏桓他們卻誓死不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我隨著祖父一路殺出重圍,可最後,還是被北梁統帥逼到了絕境,祖父誓死不做逃兵,將我推下懸崖,我眼睜睜的看著……看著萬箭齊發,祖父死於亂箭之下,而我……沒有任何辦法……
原本我以為,從那麼高的懸崖掉下來,我必死無疑,可幸而上天終於有所垂憐,我在掉落的過程中,被懸崖上的樹枝阻擋,最後掉進了冰泉之中,直到後來被人搭救,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光是聽著元瑾深回憶的鉞山戰役的慘狀,便已叫人心痛不已。
那可是十萬條性命,而這十萬條性命的背後,是成千上萬的家庭。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他們的夫君兒子孫子,卻再也回不來了!
但都這個時候了,孫副將還沒有一絲反悔愧疚之心,還在那裡狡辯:“陛下,他胡說!分明是勇義侯帶頭叛國,末將有他親筆所寫的通敵書信……”
“孫用,你是我父親一手提拔為副將,元家對你有再造之恩,可是你呢?你是如何回報這份恩情的?
為了你的一己私慾,出賣軍情,致使十萬大軍葬送鉞山,而你卻在事後,捏造假證,構陷我元家通敵,你簡直是罪該萬死,午夜夢迴,你就不怕十萬英魂來找你索命嗎!”
孫副將當然怕,但他更怕無法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依舊不肯悔改:“我所言句句屬實,你們元家就是叛徒,我可是有確鑿的證據的,陛下也是親眼見過…
…”
“證據?一份甚至連我祖父的私章都沒有的書信,也能叫通敵書信?這段日子,你與你背後之人,怕是沒少費功夫,找我祖父的私章吧?”
面對元瑾深的質問,孫副將的眼神開始心虛起來,不敢與他直視。
“你們自然是找不到,因為這私章,一直藏在我的身上,我不僅有私章,還有祖父臨終前,留下的親筆血書,請陛下過目!”
元瑾深小心翼翼的,從懷裡拿出了他小心藏著的血書,這是當時他和勇義侯被逼到絕境,勇義侯從戰袍上撕下一角,用滿是鮮血的雙手,寫下的訣別書。
而在這血書中,便寫明瞭鉞山戰役中,大軍被內奸出賣,致使大軍潰敗,一字一句,都訴說著勇義侯的忠誠與不甘。
明明,勝利便在眼前,卻因為一個人的貪念,而賠上了十萬將士的性命!
昭帝氣得不行,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事實的真相竟然會是如此。
“你這個膽大包天之徒,竟讓朕喪失了勇義侯這等驍勇的將軍,這不僅是朕的損失,更是我大昭莫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