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猜題,猜的便是策。
這時,一名書生走上了大廳中央的一方圓臺,高聲道:“在下壽州郭茂,吾以為,今年之策,必然與民有關。”
“民乃國之根本,《兵政三百條》正是利民之舉,我在《大宋月刊》也曾看到官家要以民為先,施行新法,而利民之舉,無外乎降賦稅,興農法……”
壽州郭茂講得激情澎湃,吐沫橫飛,引來下方士子的頻頻點頭,當然,也有頻頻搖頭的。
郭茂剛下臺,便又有一名士子走向圓臺。
“郭兄之談,在下不敢苟同。官家初登大寶,懷變革富國之心,首當其衝的,還是要使得國庫充足。降賦稅、是不可能的,至於興農法,結合往年經驗,實施過於緩慢,且效果難料,我預測,今年之策,應與朝廷之財有關,誰能給出富國之策,誰便能答好此題……”
這時,又有一人站了出來。
“非也非也。在《兵政三百條》中,官家之意,明明指向的是軍事,若我所料不錯,官家定是問治兵之法,想要在數年之內收復燕雲十六州……”
“軍事?簡直胡扯,我大宋百年無戰,官家豈會挑起戰亂,如今最可貴的便是和平,和平方可興我大宋江山……”
“你……你……豎子,你根本不懂官家的心思,西夏、大遼虎視眈眈,沒有能力解決這兩個外敵,何談大宋盛世!”
……
演講賽很快變成了辯論賽,且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
趙頊環顧四周,發現大多士子都如打了雞血一般,只要聽到對方話語,便時刻準備著站立搶答,發表自己的高論。
還有一些小販,在一旁的牆角奮筆疾書,將這些士子的話語都記了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東西,乃是能賣出高價錢的。
趙頊有些哭笑不得,這種氛圍,很像朝堂上的官員辯論,辯到最後,也辯不出一個結果。
而最開心的,莫過於不遠處櫃檯上的書齋掌櫃梁秀才了。
書生士子們辯論得越激烈,他的茶水賣得越好,並且猜題卷宗上的內容也越豐富。
趙頊聽了足足有近兩個時辰,剛開始覺得一些建議還不錯,但細細一想,這些士子們都無太多實踐經驗,遇到問題也都是紙上談兵。
真要出一些治國治民的大題,他們寫出來的絕對是一堆假話空話。
就在這時,趙頊一抬頭,突然看到了一個熟人。
萊國公之孫,紈絝子弟寇勇。
此時的寇勇,甚是乖巧認真,坐在一張桌前,竟然拿著一支筆在書寫。
趙頊不由得樂了。
而這時,寇勇一抬頭,也看到了趙頊,嚇得身體一激靈,手中的筆掉在紙上。
趙頊朝其招了招手,寇勇連忙小跑了過來。
趙頊朝其搖了搖頭,表示不要洩露他的身份。
寇勇小心翼翼地坐在對面,其心情緊張,屁股僅僅坐了一點點板凳的邊緣。
趙頊笑著問道:“寇公子,你也準備參加科舉了?”
“官……你……取笑我了,我哪有資格,是母親令我上進求學,聽聽士子們的高論,爭取有機會參加三年後的科舉!”寇勇聲音顫抖。
寇勇懼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那你在紙上都寫了什麼呀,拿來讓朕看看!”
“那……不……不能看,那……都是……都是……一些廢話!”
寇勇還沒說完,徐虎便將紙張放到了趙頊的面前。
趙頊低頭一看,不由得笑了,竟然是一首打油詩。
而此刻的寇勇,深深低著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喜歡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請大家收藏:()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