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能觀望著,並盼望著另外兩撥人能將《兵政三百條》完全推翻。
汴京城裡的這些動靜,自然悉數傳到了趙頊的耳中。
趙頊無半分著急,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
翌日。
趙頊剛來到垂拱殿。
司馬光便拿著第一期的《大宋月刊》大步流星地走來了。
趙頊看司馬光那自信的表情,便知後者定然對此刊很滿意。
“官家,本期共收稿六十四篇,選中八篇,內容皆是關於精兵簡政的策論!”司馬光面色激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頊翻開目錄一看,笑問道:“朕記得前幾日,歐陽修還說自己寫了兩篇,都沒選上?”
司馬光點了點頭,很認真地說道:“歐陽相公雖開一代文風,堪稱大宋的文壇領袖,但……但在策論上確實一般。”
“還有王安石,他也寫了?”趙頊看到王安石的名字,不由得驚呼道。
“臣與介甫私交甚篤,便讓其寫了一篇,臣看過之後,覺得八篇之中,此篇為冠!”
要知,八篇策論中,也有司馬光的一篇。
“哦?”趙頊翻開書頁認真看了起來。
趙頊越看越開心,這幾篇策論,均是從各個角度闡述精兵簡政的益處,各個都有案例分析,且文字也是通熟易懂,適合民間傳播。
而當趙頊看到最後一篇王安時撰寫的《覆國論》時,忍不住連道三聲“好”字。
“好!好!好呀!”
此篇《覆國論》角度甚是清奇。
王安石反其道而行之,在策論裡講述了若大宋沒有進行這次精兵簡政,在五年、十年、二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此策論,字字如刀。
讓人看後,忍不住汗毛豎起,篤定若沒有此次精兵簡政變法,大宋必亡。
趙頊高興地說道:“命崇文院、大理寺、進奏院、國子監、太史局等刻書館立即刊印,以最快的速度刊印分發,讓百姓都看到此刊的內容。”
“臣遵命!”司馬光拱手道。
他隱隱覺得僅憑《大宋月刊》,就能讓自己名垂青史了。
喜歡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請大家收藏:()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