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清風茶館。
趙頊與周介之周老爺子相對而坐。
趙頊親自為老爺子倒上茶水,然後說道:“老爺子,咱們還接著昨天的聊,不知您有何良策,能夠解決方龍寨的問題?”
老爺子自信一笑,從懷裡拿出一封信。
“看完,你便知道了!”
趙頊開啟信封,認真地看了起來。
他不時點頭,臉上顯露出興奮的神色。
看完後,趙頊問道:“老爺子,此計策,您可與杭州知州佘文敬講過?”
老爺子點了點頭,然後長嘆一口氣。
“唉!佘文敬目光短淺,幫富不幫窮,為官之策就是讓窮人自生自滅,被逼無奈地離開杭州城。此計策雖好,但耗時良久,還會阻礙佘文敬的升遷仕途,他不同意,在我意料之中!”
“另外,那些商賈富人們,也不願意做這種費力的事情!”
“老頭子我還是要在街上去罵,讓更多人看到方籠寨百姓的貧苦。按照朝廷的這種富民之法,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城市確實不會再有窮人了,因為都被趕出去了。”
“小夥子,你一定要將方籠寨百姓的苦難和老夫的計策傳到汴京城中,一定有人認為此計策可行的。這不僅僅是為了杭州城外那五萬窮苦百姓,更是為了全天下所有的窮苦百姓。”
趙頊聽完後,重重點頭。也不由得陷入深思中。
周老爺子的計策,可以概括為一句話。
“官府搭橋,幫扶窮人。”
即讓官府組織貧富百姓結對,富人幫助窮人。
比如鄭東行。
他作為杭州鑑寶齋主人,幾乎是最上層的富人,他可以選擇救助方籠寨的一個窮人家庭。
救助,並非是給錢給物,而是提供賺取錢物的機會。
鄭東行,可以讓窮人家庭的成年男人去運送商品物質、看門護院,做一些體力活;可以讓婦女去洗衣做飯,打掃庭院,併為他們提供住所。
然後,這家的孩子可以去城內的百姓學堂享受免費的教育。
富人們大都能夠給窮人提供多項工作機會。
對富人來講,這樣的幫助微不足道,但對窮人而言,卻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
另外,周老爺子還在計策強調,官府可適當減少幫扶窮人的富戶,以此鼓勵窮富結對幫扶,讓富人們更有動力。
當下,杭州城內大約有三十萬人。
除去生活條件一般的百姓,有產業的富戶至少也有七八萬人,讓他們為方籠寨的五萬窮人提供賺取錢物的機會,並非難事。
杭州知州佘文敬之所以沒有同意。
一方面是他認為做此事有些費力不討好,遠遠不如將這五萬人趕回村裡種地好操作。
另一方面,富人們覺得並沒有得到太多好處,在沒有官府的強制性條令下來前,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去做善人。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佘文敬的心裡沒有窮人。
從他要在五天後徹底拆除方籠寨就能看出,他巴不得這些貧窮百姓全都回鄉下種地呢!
就在這時,茶館外的街道上突然變得喧鬧起來。
徐虎從外面快步走了過來。
“公子,因為拆遷方籠寨之事,方籠寨的百姓們將杭州州衙圍住了,聽人說已經快打起來了!”
聽到此話,一旁的周老爺子“唰”的一下子就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