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多少錢?”
“八百文。”
“八百文,你忽悠誰呢!五百文,你賣不賣?不賣我就找那邊的西夏人了!”
“爺,你不能將價格壓得這麼低呀!你們宋人賣羊都是一貫錢,我都降到八百文了,你就收了吧!”遼國商人一臉卑微地說道。
宋遼邊境,錢少羊多,羊價較賤,一隻羊在六百文到一貫二百文之間。
“你若是我宋人,一隻羊我給你一貫五百文,誰讓你不是呢!小爺我不缺錢,但就不喜歡給你們遼國錢,若不是急著給我們燕雲的兄弟姐妹們送年貨,小爺我還不願意與你做生意呢!”
“你到底賣不賣?”
“賣!賣!我賣!”遼國商人無奈地說道。
這幾天,遼國商人親眼見到大量大宋商人來到燕雲之地,運糧運布運肉。
他還以為是大宋要擴大商業貿易呢!
哪曾想一打聽,原來是燕雲的百姓反映過年糧食不足,然後整個大宋的商人們都過來給他們送物質來了。
全都是免費。
這讓他羨慕的牙根直癢癢。
國強則民強,國富則民富。現在遼國商人見到大宋商人都是點頭哈腰,要多客氣便有多客氣,一個心眼都不敢有。
在西夏邊境也發生著類似的故事。
同樣的,大宋商人們甚是精明,都是以低價拿貨,並未讓這些國外的商人佔到便宜。
此事,除了在大宋境內傳播外,更是引起了西夏、高麗、東瀛、遼國的民間百姓大震動。
首先,是遼國。
大批大批的遼國百姓圍坐在官衙前。
要求遼國學習大宋,開展攤丁入畝之策,重禮法、降地稅。
遼國官員們和百姓們無法論道理,無奈之下只能一批一批地抓進監牢,關上數日再放出去。
遼國宮內,大殿中。
一名遼臣拱手道:“啟稟陛下,五日來,足足有十餘波百姓在衙門鬧事,嚷著要我們也開展攤丁入畝之策了?”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臉色鐵青。
“凡是鬧事者,一律關押!”耶律洪基冷聲道:“我大遼自有大遼的規矩與法令,豈能隨著宋朝學,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路要走!”
下面的官員們聽到此話,心情都非常愉悅。
因為攤丁入畝觸及的乃是他們的利益。
其實,耶律洪基非常明白,攤丁入畝是對百姓好,降低了百姓的賦稅,對朝廷也好,是鞏固了皇權統治。
對江山社稷的長遠發展是有莫大好處的。
但是,遼國不是大宋,他也不是趙頊。
攤丁入畝最大的作用在於抑制土地兼併。
在遼國,耶律洪基若敢施行攤丁入畝之策,那估計等不到第二日,便會有一群大地主造反。
他的皇位定然不保。
遼國的貴族們要造反可是比大宋的造反派們厲害多了!
他們有馬匹,有武器,起事非常快,粗暴無序且破壞力極強。
遼國,不是皇室的天下,而是一群貴族地主的天下,失去了他們的支援,耶律洪基簡直是寸步難行。
對他而言,遼國這個年頭定然是難熬了!
“另外,一旦發現有流民想要入大宋境,抓到者定斬不饒!”耶律洪基面色如冰地補充道。
大宋此舉,讓很多百姓都生出了移居燕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