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那一句“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更是代表著朝廷對武將們的輕視與猜忌。
但那就是當時宋朝的風氣,根本原因就要追朔到太祖黃袍加身了。
非個人能夠改變。
不過現在,武將已沒有任何擁兵自重,聚兵造反的能力。
故而,趙頊希望憑藉此事,讓文官武將之間不再有間隙,做到文武一家。
這是需要文官們配合的。
正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
韓琦是極為通曉大義的。
那些過往的事情,他早就不在乎了。
韓琦想了想,決定去找同僚們,給官家,給凱旋的武將們一個大驚喜。
六月八日,趙頊、種諤帶領大軍凱旋。
其中,大部隊駐紮在了城外軍營。
三百名六品以上的武將,還有一萬名士兵代表,跟著趙頊和種諤進入了汴京城。
汴京城外城,無數百姓站在街道兩側,夾道歡迎,歡呼聲震耳欲聾,非常熱鬧。
兩千名步兵行在最前面,三千名騎兵緊跟其後。
緊接著便是趙頊的儀仗,高茂山、種諤在一旁相陪。
二人的後面是三百名武將,而武將後,又是三千名騎兵和兩千名步兵。
士兵們昂著腦袋,大步向前,氣勢十足。
這將是他們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甚至一些還未娶妻計程車兵將會遭到許多未婚女子的瘋搶。
為國開疆擴土,那是祖墳上冒青煙的榮耀,誰不想嫁給這樣的良人。
大半個時辰後。
隊伍來到了內城東門,此門便是所謂的東華門,是汴京城最熱鬧的地方。
而此刻。
以韓琦為首,還有司馬光、王安石、富弼、曾公亮、文彥博、王陶、王珪、呂公著等二百多名官員,全都站在那裡迎候了。
當即。
趙頊下馬,和種諤、高茂山二人走了過去。
“臣等恭迎官家,恭迎大宋將士凱旋!”百官齊齊拱手。
趙頊笑著說道:“免禮。”
此刻,種諤的心情激動,後面的三百將士同樣心情激動。
他們都知曉種諤的請求,也都知道他們期待的那一刻終於要到來了。
武將們的心思很簡單,就是不願再被歧視。
不願再被百姓講,只有實在唸不了書且腦袋不靈光無法經商、又不願意種地的人才會選擇當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