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
距離大宋西北軍與青唐吐蕃兵集結在西夏邊境已有九日。
期間,雙方共打了五場仗。
但都是小打小鬧,雷聲大雨點小,無人傷亡。
宋軍只是朝著他們的城寨門口轟擊數炮,便鳴金收兵了。
西夏邊境軍則是龜縮在城寨中,等待救援。
王韶專門讓人散播訊息,稱大宋三萬河北軍正在朝著西夏邊境趕去,此次的目的將會是徹底滅掉西夏!
這整得西夏人心惶惶。
一些西夏貴族紛紛攜家帶口地朝著西方奔去。
而此刻。
五萬援助西夏的遼軍依舊還在大遼境內。
按照正常速度,遼國若是真心支援,遼國的騎兵先鋒隊伍,就算是騎驢也差不多能到達西北了。
但他們依舊還在遼國境內,走一天歇三天。
耶律洪基下了死命令:在沒有接受到他的授意前,不能離開遼國。
因為耶律洪基認為,大宋很有可能選擇在西夏境內開戰,因為大宋的西北軍是作戰最強悍的軍隊。
且遼國士兵去了西夏,一方面對地形不熟,另一方面糧草也不足,較為吃虧。
另外。
若在宋與西夏的邊境開戰,高麗與東瀛的參與度非常低,可能就是派遣水軍在大宋的海域裡轉一轉。
耶律洪基認為這是大宋的計策,所以他便讓士兵們越走越慢,大宋與西夏若沒有發生大的戰況,他的兵就在遼的邊境熘達,絕對不參戰。
西夏皇宮。
西夏梁太后在得到梁乙埋的講述後,足足罵了耶律洪基兩天。
遼國這哪是救援,分明是待到西夏消耗的差不多,準備坐收漁翁之利呢!
梁太后一臉忐忑。
數日來都沒有睡過一次好覺,一閉眼就是那封信和匕首。
就這樣。
大宋、西夏、遼國都各自打著主意,大仗一直都沒有打起來。
全都在耗著。
不過這一切,全都在趙頊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