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展覽不到三日,效果便出來了。
武學堂前,報名者排成了長隊,甚至還有些看著文文弱弱、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也參與其中。
對這一點兒,趙頊並未排斥。
武學堂上也有文職,更何況王韶便是學文從武的典型。
如果實在不合適,武學堂也會告知學員,讓其另謀出路。
與此同時。
中央禁軍與西北禁軍的變法之策也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軍隊的執行力度遠遠超過民間百姓,《強兵十八條》在各地執行地都尤為順利,引得了一片歡呼聲。
……
三月初一,天朗氣清,柳枝綻綠。
上午,汴京武學堂終於迎來了開課日,講師全都是來自樞密院的官員。
具體課程,趙頊親自稽核過,非常滿意。
此次,樞密院經過篩選,共招納了一千八百多名學生,然後根據識字程度與年齡,將這些學員分成了十八個班級。
其中,十八班較為特殊,乃是一群識字程度最低,年齡也都在十五歲左右、貧苦人家出來的少年。
這群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擅於惹事,喜歡打架。
文彥博將這一百名孩子聚在一起。
目的是想透過武學堂的教育,嘗試一下能否將這些本來最多隻能“為兵”的孩子,培養成將才,甚至是帥才。
很快,十八個班級便都開課了。
文彥博的心情頓時放輕鬆起來,萬事開頭難,但而今算是邁出第一步了。
可惜,沒多久,意外就發生了。
開課還不到半個時辰,十八班的學員們便出現了群毆事件。
起因是:
有幾名學員嚷嚷著要摸一摸突火槍,而另外幾名學員告訴他們沒有資格摸到突火槍。
然後,兩撥人開始罵爹罵娘,最後提著桌椅板凳就打了起來。
這個年齡,精力各個旺盛,破壞性也強。
那場面是相當熱鬧,室內的桌椅都快被毀完了。
好在講師們大多也是孔武有力,很快便將這些人分開,才避免了重傷情況出現。
而這時,趙頊來到了學武堂,剛好聽說了此事。
文彥博和高茂山匆匆來到趙頊的面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官家,臣實在沒想到這群孩子竟然如此頑劣,現在已經解決問題了,所有參與者都將關上三天禁閉,然後再開課!”文彥博有些氣惱地說道。
樞密院的官員們都指望著學武堂,讓文官們高看他們一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