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還比歐陽修大一歲,但由於其養生有道,整日跑步,身體極佳,在空閒時還能拉上幾張重弓呢!
而這三人,養尊處優慣了,體型也早已發福。
曾公亮也算是經常運動,但其畢竟已經七十歲了,整體都有些句僂了。
這幾年來。
在趙頊身邊當相公,也確實不容易。
工作量比在仁宗朝和英宗朝時,要重多了。
趙頊再阻攔,其實意義不大。
他也很清楚,三人為年輕人讓路,對當下的大宋而言,乃是大有裨益的。
“朕明白你們的想法,朕準了!”趙頊繼續說道:“不過,朕再給你們一個選擇。”
“朕昨晚思索一番後,準備在中書衙門旁再成立一個衙門,名為民意院,其職責便是傾聽民意,然後向朕反應。此崗位事務較少,你們也可以將其當作養老的地方,可有興趣?”
“有……有……有,臣願意!”曾公亮率先忍不住說道。
很明顯,這是官家專門為他們三人設立的衙門。如此厚恩,自然不能辜負。
富弼和歐陽修互視一眼後,也紛紛拱手。
他們想要隱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幹不動了,而今趙頊給了他們一個可以繼續為朝廷發光發熱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棄。
“那好,咱們就說定了,可不能反悔哈!”趙頊笑著說道。
“不反悔!絕對不反悔!”三位老臣的腦袋搖的就像撥浪鼓一般。
……
熙寧四年,元日。
一年一屆的大朝會如期召開。
缺少了遼國、西夏、高麗和東瀛,大宋的元日大朝會依然盛大紅火。
除了官員們各個笑容滿面外,百姓們也舉行了盛大的狂歡。
日子越過越好,百姓們慶賀新年的花樣也都多了起來。
租房車外出郊遊的、乘大船前往南方準備遊江南的,還有找了一個戲班子回到家裡連唱三天的……
正月初七。
中書省正式宣佈,免除富弼、曾公亮、歐陽修三人現有職位,入職新衙門,民意院。
民意院並無太多朝廷安排的職責在身,也不歸中書統管。
不過想入這個衙門,甚是苛刻,首先,年齡要在六十歲及以上,至少要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員。
其次,唯有民意院的所有人都同意,新來者才能入民意院。
民意院可直接向官家上奏,彙報民情。
眾臣都知曉,這是官家為有功的老臣專門設定的衙門,乃是個養老的所在,即可以為朝廷效力,又可以輕鬆養老,算是老臣的福利。
韓琦、文彥博、韓絳等老臣都甚是開心。
年邁之後,入民意院可比告老還鄉或者去做個閒散知州舒服多了。
唯一不開心的人,就是王安石了。
王安石覺得,待他老了,可能民意院的所有人都不會同意他入民意院,因為他自知說話難聽,喜歡辯論,人緣太差,樹敵太多。
但又細細一想,他又想通了。
待到不能為朝廷效力了,他就回江寧老家,著書立說,去做自己的聖人了。
一想到自己的境界比眾臣要高一些,王安石瞬間變得愉悅起來。
緊接著。
趙頊擢升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王陶為翰林待詔,禮部侍郎王珪入中書,擔任參知政事,禮部員外郎耿春和升為禮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