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獎賞,乃是中午時,趙頊與幾位相公定下來的。
當下的大宋,有這個實力,也是為了在年關時,讓西夏、高麗、東瀛、遼國四國因此事再焦慮一些。
一日之間。
大宋厚賞青唐吐蕃,冊封青唐吐蕃首領董氈為吐蕃王的事情便傳播了出去。在大宋百姓心中,這意味著從此以後,青唐吐蕃和大宋算得上是一家人了。
……
很快,此訊息便傳到了西夏。
梁太后非常不開心。
當年,上上任國主李元昊也享受過大宋的封賞,後來強行稱帝,放棄了作為大宋屬國的機會。
而今西夏即使想要再做回大宋的小弟,大宋恐怕也不屑於與其為伍了。
梁太后甚是焦躁,心中也開始思索著在年關之際,是不是要送一些禮物給大宋,以此緩和一下雙方的關係。
如今的大宋,之所以沒有滅掉西夏。
一方面是沒有理由,另一方面是因為西夏太窮了,大宋還有些不屑於這樣做。
西夏焦慮的同時,高麗和東瀛也非常羨慕青唐吐蕃。
他們也都希望能夠成為大宋的親密盟友,但現在已經晚了。
這讓他們生出一種濃烈的危機感,覺得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要亡國了。
而此刻,遼國國都。
耶律洪基聽到青唐吐蕃給大宋送九鼎的訊息後,氣得直接將桌子掀翻了。
“該死!若放在三年前,這九鼎定然要送給我大遼。可惡的宋國,他還真以為很快就能將我大遼滅了嗎?”
耶律洪基攥著拳頭,心情極度憤怒,他始終不願承認大宋已經取代遼國,成為了周邊諸國的最強國。
這時。
一名謀臣走出來說道:“陛下,我們必須要有所行動了,不然我們真有可能會被大宋慢慢蠶食!”
“如何行動,你告訴我,應該如何行動?我們的騎兵敢和宋國開戰嗎?誰又能向朕保證,帶兵出征定然能殺到汴京城,並順利凱旋!”耶律洪基黑著臉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下的情況,大家都很清楚。
遼國確實已經不是大宋的對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如此。
那謀臣想了想,道:“陛下,臣有一計,沒準兒能使大宋不敢開戰,留給我們更多的時間提高軍事力量。”
“講!”
“大宋在年關如此重賞青唐吐蕃,受傷害最大的定然是西夏。現在的青唐吐蕃已經不是西夏想欺負就欺負的小部落了。他們此刻更憎恨大宋,且雙方本就有很大的仇恨!”
“然後,所有人都知曉,大宋官家甚是厭惡高麗和東瀛。這二國面對大宋也都是自身難保。”
“臣建議,我們立即聯合高麗、西夏、東瀛,成立四國聯盟,共生共榮,如此以來,大宋若敢戰,將會在北方四處樹敵。我相信,此刻另外三國的國主也會同意這個計劃的。我們四國,若聯合,還有生的機會,若各自為戰,恐怕不出三年,都將滅亡!”
耶律洪基聽完後,微微點頭,喃喃道:“此計可行,可以成立四國聯盟,不過談論的地點,絕不能在我大遼,而應該在高麗的國都!另外,此事必須宣揚出去,讓大宋知曉!如此以來,我們與其他三國就綁在了一條船上,誰也不可能叛逃!”
“臣這就去聯絡高麗、西夏、東瀛三國!”
……
十二月二十一日,天氣乾冷乾冷的。
汴京城內人流如織,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郁。
汴京城百姓應該屬於全世界最幸福的一群百姓了。
所有的新事物都是由他們首個嚐鮮,所有的新法、發明、新聞也都是他們最先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