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司農寺少卿劉澤之主動請辭,回家養老了。
朝廷的官員們都清楚,這不是請辭,而是體面的罷官。官家最不喜歡的便是頑固不化,不能執行新法的老臣。
一些臣子明顯感覺到了危機感,在當下的朝堂做官,稍不努力,便有可能被罷黜。
就連曾公亮、富弼等老臣都比以往勤勉許多,下面的朝臣更是不敢懈怠了。
與此同時。
司農寺遵照中書省諭令,在汴京城外規劃了三百餘畝田地,將會作為暖房種菜的試點,經驗成熟後,便會向各個州府推廣。
十一月十二日,天朗氣清,氣溫又升高了一些。
黃昏時分。
桑家瓦子前已被圍得水洩不通。
一旁,濃妝豔抹,徐娘半老的女掌櫃孫六娘站在高高的椅子上高聲道:“各位,真是對不住了,本店今日已滿,不能再接待了,諸位若想看節目,還請明日早些排隊!”
孫六娘,外號虎娘,乃是汴京城叫的上名號的人物。
兩年前,桑家瓦子還只是汴京城的下等瓦子,裡面多是一些低俗的節目與賣肉的生意。
但是這兩年來,隨著孫六孃的經營,桑家瓦子已經一躍成為汴京城排名前五的瓦子。
裡面各色流行的節目,應有盡有。
“唉,早知道午後吃過飯便應該過來了!”一名年輕公子無奈地說道,然後轉身離去。
很多人聽到此話,只能遺憾離開。
當下,想進桑家瓦子,不是說有錢便能夠辦到的。
能來這裡消費的,都不是窮人。
所有人都必須規規矩矩地排隊。
桑家瓦子之所以這麼火,不是因為女相撲,也不是因為前些日子甚火的雜藝表演。
乃是出了一個新節目,一種新型的情景劇。
其名為:《三十三廚娘》。
此情景劇講述了在一個廚房中,三十三位嬌美廚娘為男主人做四菜一湯的場景。
四菜一湯,分別是:酥骨魚、間筍蒸鵝、山家三脆、酥黃獨和螃蟹羹。
這四菜一湯雖然也不便宜,但對汴京的很多人來講,還是消費得起的。
但是,此劇最吸引人的根本不是美食。
而是一種高奢的生活方式。
很難想象,做四菜一湯,竟然需要三十三位廚娘!
即使是趙頊的御膳房,也沒有此等過分的要求。
此劇之所以有三十三位廚娘,乃是因為分工極細。
切蔥絲的一位,洗菜的一位,燒火的一位,殺魚的一位,剁鵝肉的一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互不干擾。
此外,對於食材的要求也甚是嚴苛。
旁邊還有人解說:
“諸位細瞧,這盤間筍蒸鵝看似與豐樂樓的做法相似,其實差別大去了!”
“泡發三日的上好筍尖幹,外加小蔥三棵。花椒、豆豉、橘皮、黃酒,一樣都不能少。另外,每一塊筍乾上放一塊鵝肉。每一步的操作,廚娘都不一樣,並且乃是經過上百次操作,保證每一次的口味都一模一樣,家裡沒有萬貫家財,想要吃上這樣一盤間筍蒸鵝,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還有這道螃蟹羹。首先有專人從一斗粳米中挑選出百粒,然後慢慢碾碎,這一步相當重要,是碾成小顆粒狀,若碾成了粉末,那廚娘可是要受處罰的……”
這種前所未有的排場,無比尊貴奢靡的儀式感,滿足了很多人的獵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