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思索了一下,說道:“此事涉及我大宋法令,朕若出言將其強行改變,必然有人覺得不公允。這樣吧,將此事放於民間討論吧,女子告夫是否有罪,聽一聽百姓們的心聲吧!”
在大宋,趙頊的皇權雖然已經遠超仁宗、英宗。
但在深受儒家文化薰陶計程車大夫官員心中,天下最大的不是皇權,而是道理。
故而,趙頊想將此事放在民間,讓官員與百姓們討論一番,最終結果,依據民心而定。
“臣,遵命!”楊左和安燾同時拱手道,這個結果基本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而此刻,夏采薇和夏妙兒也都露出了笑臉。
趙頊看向二女,說道:“楚三娘和她的女娃是被你們藏起來了吧,你們將其轉交給開封府保護。這一次,你們劫獄的事情,朕就既往不咎了,但下次若敢再犯,朕一定嚴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官家,我們以後絕對不敢了!”夏采薇和夏妙兒異口同聲地說道,甚是開心。
一旁的白宿也露出笑臉,此事幸虧是二女做的,若是換作其他人,敢在夜間在沒有上官的命令下,將犯人帶出監牢,那將是重罪。
隨即,趙頊便離開了。
此事很快就在汴京城的街頭巷尾傳播起來。
“我認為呀,告夫就是不忠,無論自己的丈夫有沒有罪,作為妻子的都不能告,告了就要坐牢!”
“純屬放屁,若男子投靠了西夏,成了党項人的奸細,妻子大義滅親,難道是不忠嗎?不告才是不忠!”
“為何男子能休妻,女子不能休夫,有些丈夫,整日裡在勾欄裡瞎逛,喝酒賭博,完全不顧家事,難道就不能被女子休掉嗎?”
“你還上天了是不是,你休一個試試,若沒有我天天在外打拼養活你,你們孃兒兩個哪能有吃有穿,過得這般瀟灑!”
……
民間的聲音,各執一詞,偏差很大。
而很快,官員們也加入到了辯論的陣營之中。
王安石、司馬光都是怕老婆的人,故而他們非常同情楚三娘,且認為楚三娘不應該有罪。
但是,官員與百姓思考的角度不一樣。
官員們想的是,若改動了《宋刑統》,會不會導致以後若再出現類似於這樣爭論較大的事情,《宋刑統》的權威性就沒有那麼大了。
並且,不止是大宋。
各國都有溺亡女嬰的事件出現,重男輕女雖然說出來有些不妥,但就是事實。
官員們也都各執一詞,有人認為這是一個特殊事件,可對楚三娘減輕刑罰,但不能因此事更改《宋刑統》。
也有人認為,女性確實是弱勢群體,需要朝廷更改法令進行保護。
還有人完全是揣摩趙頊的意思,認為當今官家讓民間議論,明顯是贊同告夫無罪的,故而應該修改《宋刑統》。
……
趙頊吸收著官員與百姓的意見,內心也處於糾結中。
作為大宋官家,他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他自然是偏向於告夫無罪。
但更改《宋刑統》,相當於在修改祖宗定下的法令,這種事情,每做一次,都會極大地削弱大宋法令的公允性與百姓對朝廷的信服度。
喜歡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請大家收藏:()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