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時。
蘇轍在喜子的引領下來到了垂拱殿。
“臣蘇轍參見官家!”蘇轍拱手道。
在趙頊登基之前,其實二人已見過數次,但不過只是說了兩三句打招呼的話語,算是臉熟。
“免禮!”
趙頊笑著說道:“蘇子由,你可知各個衙門為了爭搶你們兄弟兩個都快要打起來了!”
蘇轍面帶慚愧。
“官家謬讚了!我兄長讓我替他向官家問安,他覺得實在有愧於朝廷,有負於官家聖恩,特懇請官家將其儘快外放!”
趙頊微微一笑。
“你兄長的去處,朕自有安排,改日自會召他入宮。朕今日主要是問你,你想要擔任何職?”
蘇轍拱手道:“官家,此事全憑朝廷差遣,無論是何官職,臣一定傾盡全力,為國效力!”
“此刻,殿內只有朕與你二人,你只管言說,朕想要聽聽你的見解,並會充分尊重你的想法!”
聽到這話,蘇轍心中不由得湧起一抹感動。
以往任職,都是聽候朝廷差遣,根本不可能自己挑選。而今的官家卻是別出心裁,讓他感到甚是真誠。
“臣……臣……最想去三司任職!”蘇轍說道。
“嗯?”趙頊不由得有些意外。
但凡是文官,目標都是進中書,做執宰。
而最好的捷徑便是入翰林院或者直接在當下執宰的下面做官。
入翰林院,可與趙頊近距離接觸。
而入中書,只要做得好或足夠努力,便會得到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參知政事的舉薦,升遷速度也非常快。
而當下的三司。
雖然因為國庫漸豐直起了腰桿,但隨著農兼商法的施行,以及大宋商業貿易的迅勐發展,會越來越忙碌。
不出意料,在未來三到五年裡,三司都會是朝廷最忙碌的衙門,且忙碌的事情都比較細碎。
一旦入了三司,便不會輕易被調走,故而很多官員其實是不願入三司的。
“理由?”趙頊問道。
蘇轍認真地說道:“其一,朝廷的其他衙門都是穩若金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三司卻因為變法一直都在變,而臣的性格也較為適合三司。”
“其二,臣覺得自己還需要歷練,而在三司的價值和意義最大。”
“其三,能為大宋開源節流,乃是三司最大的任務,臣希望未來能挑起這個擔子,我大宋若面臨戰爭,完全可以毫無後顧之憂。”
趙頊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明日你便去三司報到,三司使對你自有安排。”
當下朝廷,最喜歡的便是能幹實事的官員,而蘇轍顯然是其中的一個。
“謝官家!”
蘇轍滿心歡喜,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