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剛剛亮,趙頊便開始啟程返京。
接下來的事情,交由高茂山與夏介之處理即可,而夏采薇說服了其父親,不日也將赴京前往皇城司就職。
此時已經是二月十二,距離趙頊出京已十幾日。
回京,趙頊便沒有那麼趕了,他想靜一靜,思索一下接下來大宋的路應該如何走。
官道兩側,柳樹綻出新芽,麥子一片青綠,很多植物都在開始萌芽,生機蓬勃的春天馬上就要到來了。
趙頊欣賞著路旁的風景,耳邊依舊迴響著徐廣衛的那句話。
“你知道我們私下稱你是什麼嗎?稱你是個窮折騰的小皇帝!變法變法,你不剝削百姓能為大宋變來錢嗎?窮折騰,大宋早晚要完!”
而此刻。
京東東路造反桉的卷宗,已經被快馬加鞭送到了汴京中書省,
趙頊直接點名,讓中書省、樞密院、三司、御史臺的主官們都認真看一看。
而當韓琦率先看過卷宗後,迅速將富弼、曾公亮、司馬光、文彥博、韓絳、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王陶、呂公著十人召集在了一起。
中書衙門,政事堂中。
待所有人都看過卷宗後,韓琦皺著眉頭說道:“聽說,這次官家被氣得不輕,特令我們閱讀此卷宗,更是別有一番深意,諸位可看出來了?”
老成持重的富弼率先開口道:“京東東路造反桉,令官家最傷心的不是官員的貪腐無能、也不是沒有貫徹執行新法條例,而是官員們將百姓的性命視為草芥,在官家的心裡,百姓的利益高於一切啊!”
眾人紛紛點頭。
這也是官家登基以來與歷任皇帝最不同的一點。
大家在明面上都稱民貴君輕,其實,在絕大多數士大夫的意識裡,百姓根本不重要。
因為百姓太多了且是服從者,就像割韭菜一般,割完一茬還有一茬,且百姓也決定不了大宋江山的發展方向。
但是,當今的官家卻不同。
比如,大宋建國以來,黃河都是以軍事天塹為主,很多時候淹田毀屋乃是為了保持其軍事天塹的作用,但官家即位以來,率先強調的便是百姓的財產安全與生命安全。
再比如,執行新法以來,官家率先強調的便是不與民爭利,寧願得罪一批批士大夫官員和貴族,也不願意傷民半分。
當然,如今的官家也有這個底氣。
自官家在熙寧開邊,不再為遼國交歲幣那一刻起,官家的權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仁宗和英宗。
而朝廷各衙門也沒有一名士大夫官員敢說什麼不是。只因為,當今的官家擁有足夠的能力掌控整個大宋朝。
這時,司馬光站出來說道:“確實。官家讓我們認真閱讀此卷宗,乃是在告戒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欺民。另外,京東東路在變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官員們結黨的問題,也值得我們以此為鑑,不斷改進。”
眾臣不由得都點了點頭。
這時候,王安石站了出來。
“官家還有一層意思:他已經對我們十分不滿了!”
王安石總是語出驚人,一句話就能讓別人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的身上。
眾人紛紛看向他,表示不解。
“官家在年後提出了今年要執行的國策,富民。諸位都還記得吧!這次京東東路造反桉的近三萬百姓,皆是窮民。當百姓沒有了吃喝,沒有了生活保障,甚至連房屋宅院都被摧毀後,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便是造反。京東東路造反桉並不是個特例,在我大宋二百多個州中,還有無數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也都有可能造反。所以,當務之急,是想出富民之策,而官家對我們年初提出的那些不痛不癢的策略顯然是不滿意的!”
“朝廷這兩年來,裁兵裁官,修改官制,加大對鹽鐵茶酒的監察,另外透過商貿與邊境市集的管理,已經逐步進入正軌,且在沒有戰亂之憂後,我們的國庫定然是日漸充裕的。但是國富了,而民依然窮!當下,我們的國策,要由不與民爭利的富國之策變成利民的富民之策。”
王安石雖然不受在座的大多數人喜歡,但此番話說得確實有道理。
眾人都不由得紛紛點頭。
如今,朝廷已經走上了賺錢的正軌,而如何讓百姓的腰包裡有錢,成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
趙頊乃是用此事敲打眾臣,讓大家迅速給出富民之策呢!
“介甫,你可有富民之策?”韓琦看向王安石。
這是他第一次向王安石請教問題。
王安石捋了一把鬍子,說道:“若我想出來,官家就不會拿著這份卷宗來敲打咱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