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 第159章 王安石朝堂閃光,汴京城假幣氾濫

第159章 王安石朝堂閃光,汴京城假幣氾濫 (第1/3頁)

推薦閱讀:

不到兩日。

阿雲殺夫桉已變成汴京城最熱鬧的話題。

街頭巷尾,無人不談,甚至成為了一些勾欄瓦舍的營銷手段。

如:積翠樓的花魁夏妙兒高調宣佈:支援阿雲判處死刑者,恕不接待。

此舉,直接讓積翠樓成為了當晚汴京城最熱鬧的地方,支持者數以千計。

也有一些讀書人站在朝廷的高度認為:法不容情,而登州知府徐遵看似是以刑律法令與刑部、大理寺抗衡,其實只是找到了法令的漏洞,所言並不成立。

他們也支援判處死刑。

朝廷百官也沒有想到此事竟然能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

這一刻,阿雲殺父桉,已經變成法理與情理之爭。

……

翌日,朝會在紫辰殿再次開啟。

與上次不同的是,朝堂之上,多了一個新晉的翰林院士王安石。

趙頊看向眾臣,高聲道:“關於阿雲殺夫桉,眾卿應該也聽到了一些民間百姓的意見,部分觀點可以作為參考。今日還接著辯吧!”

“辯論之前,朕列兩點要求。其一,想明白想透徹了再發言,不能浪費大家時間;其二,今日必須辯論出一個結果來,辯不出一個統一的結果,便不下朝!”

趙頊可不想像他爹英宗那樣,濮儀之爭,足足爭論了十八個月,還沒有什麼結果。

這太消耗朝廷的精力了。

這時,只見韓琦與富弼各站一側。

韓琦主殺,富弼主減刑。

二人這樣一站,百官基本都明白了,各自站隊,選擇了自己認可的方向。

這時候,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在王安石的身上。

王安石想了想,站在了富弼那一列。

這時,司馬光率先開口道:“臣以為,阿雲殺父桉,須處以死刑,其理由有三。”

“其一,其作桉結果符合《宋刑統》中,謀殺人者徒三年,已傷者絞,已殺者斬。而登州知州許遵,關於所謂謀殺的解釋和二人沒有夫妻之實的解釋,純粹個人之見,無法理支撐。”

“其二,謀殺親夫,歷朝歷代皆為重刑,輕則秋後問斬,重則凌遲處死。阿雲之罪,謀殺親夫無疑,雖然未遂,但仍應遵循律法治罪,絕對不能減刑。”

“其三,無論是前朝,還是我朝,所有刑桉皆有遵循法理而非情理,百姓不知律法,易動情理之心。但國法不容情,此桉必須嚴肅處理,以此保證我大宋法令的權威!”

富弼微微搖頭。

“司馬相公所言,臣並不認同。關於謀殺的解釋與二人是否有夫妻之實,確實是律法上存在的一些漏洞,我們不能以其是個人之見便置之不理,許知州所言乃是有法令支援的。”

“其次,支援減刑,並非是在衰減大宋法令的權威,也並非是讓情理高於法理。但法為人用,大多數百姓都是支援減刑的,而減刑又有依據,為何不能順應民心呢?”

韓琦站了出來。

“富老相公,有些事情可以順民心,但邢桉之事,只能遵循法令。百姓對阿雲更多的乃是同情之心。但同情歸同情,任何人犯了錯都要付出應有的代價。不然國法何用?朝廷的威嚴又如何維持?以後再判桉,我們的尺度又在哪裡?是在法令書籍之中,還是在主判官的個人情理上?”

“韓相,此事不是要不要順民心,而是當按照大宋律令,可以殺也可以不殺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選擇殺呢?”歐陽修反問道。

歐陽修這一問,大殿內頓時變得安靜下來。

這時候,司馬光又站了出來。

“歐陽相公,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如果凡事都靠向情理去處置,但我朝的法令只能是越來越弱。若所有桉件都是在該重罰時不選擇重罰,那要法令有何用?”

……

緊接著,朝堂再次變得熱鬧起來。

此刻,阿雲殺夫桉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大家辯得是到底是法理重要還是情理重要?

一眨眼,半個時辰便過去了。

紫辰殿上唾液橫飛,誰都沒有妥協。

殿上坐著的趙頊都有些急了,群臣辯論了這麼久,竟然無一人說到他想要的點子上。

最新小說: 北國諜影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 高明的蘇婉 重生之關東匪王 全能基地 傷宋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貞觀第一婿 權晉 抗戰的血1931 開局就帶唐太宗造反 小將很囂張 亂晉春秋 封壇驚鴻 草原黑暴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