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趙頊和文彥博找一個地方坐了下來。
趙頊道:“朕並不想現在便引戰,但依靠歲幣,我大宋永遠都處於劣勢,永遠無法完成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宏願,甚至會讓西夏與遼國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大宋的兵,必須要強大起來!朝廷變法,也要有強兵之策!因為,我們和西夏、遼國,遲早會打起來的!”
“強兵之策!”
這四個字,字字如刀,刻在文彥博的心口。
在官家登基後的變法之初,他也思索過強兵之策,但絞盡腦汁後,發現都是不合時宜。
強兵,需要花錢,花大量的錢。
並且,還是一個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的無底洞。
如今,朝廷上下都在忙著掙錢,他強兵要花錢,甚至還有引戰之嫌。
這不是和朝廷對著幹嘛,他根本不敢提。
文彥博略顯委屈地說道:“官家,臣不是沒思索強兵之策,關鍵是,強兵就要花錢。朝廷實在負擔不起!”
“比如,臣想要組建一支萬人騎兵,先不說馬匹的來源,僅僅養活這一萬支騎兵,每天至少就需要三十萬斤糧食,至少需要一百萬百姓的付出。”
“另外,目前我大宋除了和西夏不斷有摩擦外,其它地方几乎沒有戰事,以戰養戰,方是強兵之上策。”
“有人說我大宋士兵弱,確實弱。因為一些禁軍士兵整日裡都在從事農事活動,基建工作。一個個種田、建橋乾得很優秀,但已忘了自己是一名士兵,只是為了軍餉,完全提不起勁頭了!但他們又不能把時間全部留給訓練,因為一旦清閒起來,就會被御史彈劾,狀告士兵們吃閒飯,這也導致很多人都不願意入伍!”
“在老臣眼裡,我大宋士兵並不弱。西北禁軍種家軍和河東郡的折家軍在面對西夏的騷擾,基本沒吃過虧,我也相信若真打起來,西北禁軍絕對能將西夏軍隊揍得嗷嗷叫!”
“但是……但是大家不敢揍,揍了西夏,文官們絕對能將這些將軍們彈劾到死,當下,當兵的委屈啊!”
……
說著說著,文彥博的眼淚就掉下來了,他非常清楚大宋武官與士兵們心中的苦。
誰不想靠著軍功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將!
誰不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做太祖太宗都沒完成的事情,讓大宋中興!
誰不想滅了本就應屬於大宋的西夏小國,讓大宋在無兩面受敵之憂!
但上頭主張以和為貴,武官們能怎麼樣?
努力向上,容易被彈劾和降職,躺平擺爛熬時間,反而能迅速升遷。
那就躺平擺爛唄!
這些日子,趙頊補了許多軍事課程,對大宋計程車兵情況也瞭解了一些。
但聽文彥博如此細細講來,又是另一番感受。
趙頊本想著,只要有錢,就能強兵,就能組建一支像霍去病那樣可封狼居胥的五萬人軍隊。
現在,他發現自己想多了!
先不提朝廷沒錢,即使有足夠的錢,軍費也是一個無底洞。
但是,大宋的軍隊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眼看著西夏逐漸強大,若其與遼國形成二虎之勢,那大宋想要反抗就來不及了。
趙頊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