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講完後,將奏疏呈在龍案之上。
其長呼一口氣,難掩激動之態。
這是他數年的研究成果,他自認天下沒有這麼好的富國之策了!
趙頊看向眾臣,道:“眾卿以為如何?”
三司使韓絳率先站出來說道:“紙上之策,未經實踐,臣不敢妄語,但此法有與民爭利之嫌,若貿然行之,恐生變故。”
被稱作老滑頭的富弼接著說道:“臣以為此八條新法,都是王介甫臆測之言,實乃空中樓閣,不能富國。”
“臣以為,王中丞之富國八法可試行之,國庫空虛,變法乃當務之急,若無其他良策,此策便可嘗試而行!”一名三司的官員拱手說道。
……
官員們七嘴八舌,有同意的,也有反對的。
這時,司馬光站了出來。
“臣以為,要想國庫富足還需節流,王介甫乃是開源之策,這就是與民爭利,此法絕不可為!”
在司馬光的認知裡,天下的財富就是那麼多,王安石開源之舉,就是與民爭利,就是暴斂橫爭之舉。
他和王安石之間,私交是私交,政見是政見。
緊接著。
韓琦、曾公亮等一眾老官員也都持反對意見,認為此法是徒勞而無功,且會勞民傷財。
相反,一些年輕的官員則認為可以嘗試。
這時候,唐介也不再站在王安石那方了。
他覺得王安石的變法之策也是與民爭利,破壞了朝廷法度,並且容易造成不良的後果。
……
百官爭論了半個時辰後,慢慢停歇了下來。
此事,自然還是由官家做主。
趙頊想了想。
變法自然不能全按照王安石的想法來,歷史的教訓告訴他,現在絕對不是大規模施行王安石新法的時候。
但是,也絕對不能扼殺這些新法。
趙頊緩緩站起身來。
垂拱殿迅速安靜了下來,百官全都看向趙頊。
“王介甫,跟朕到偏殿來!”
當即,王安石跟著趙頊去了偏殿。
百官們站在原地,沒有趙頊下達散朝的指令,眾人自然不敢離去。
曾公亮撇了撇嘴,道:“王介甫言辭如劍,官家可千萬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啊!”
“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咱們並沒有其他富國之策,而如今的朝廷卻不能再等下去了!”韓琦皺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