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林機槍,根據其設計者理查德·喬登·加特林命名,從1860年設計之初至今已有150餘年時光,這種根據左輪槍式轉膛發射原理收割性命的武器到底有多著名想必不用在此贅述——頗為諷刺的一點,理查德·J·加特林先生原本是個醫生,他之所以設計這種機槍是為了減少戰場上士兵的傷亡。
而米24武裝直升機搭載著GUV8700機槍萊艙,該型號的吊艙配備有一挺YakB型12.7毫米4管加特林機槍,以及2挺7.62毫米的 GShG型加特林機槍。
雌鹿直升飛機的兩側機翼各裝載著一座吊艙,且每座吊艙裡有放著三挺加特林,再加上機鼻下方的Gsh23L機關炮.,只要駕駛員按下按鈕,攢射出的鋼鐵羅網完全可以清理出一片散佈死亡的扇形區域。
四管加特林開始徐徐轉動,火光蓄勢待發,而墨黑儺面之下李昂還在閉目凝思,似乎沒有被直升飛機烈烈舞動的螺旋槳所打擾。
“GShG7.62與YakB的機槍種類都是氣動式,槍口初速在800850米/秒之間,發射速率在5000發/分左右,如果按照標準制式來計算,每挺機槍最多配備750發子彈。”
電光火石之間,他躬身屈膝,在林間小徑上開始了衝刺。
“這架雌鹿此刻的盤旋高度為200米,子彈的速度超過兩倍音速,機槍手的角度微調速度遠遠高於我的奔跑速度,也就是說直線跑根本不可能躲得開,接下來的十幾秒時間,我隨時會死。”
哪怕機身下方搭載的600W短弧氙燈色溫為6000K左右,機槍噴出的火蛇彈鏈在探照燈光束中依舊如此明亮。
長河般掃過的綿長彈鏈已經快摸到李昂的腳踝,他在密林間按照Z字型的跑道兔起鶻落,輾轉騰挪,每次都在毫釐之間躲開彈道。
子彈憤懣地打在沙土之中,揚起及腰高的塵埃,李昂心如止水,默默等待著反擊的時刻到來。
親眼目睹同胞兄弟被李昂虐殺的直升機駕駛員已經將近瘋魔,他瞳孔中滿是羅網血絲,臉上青筋暴起地朝身後機械師吼道:“他在樹林裡,我要降低高度才能看見他!”
一道水桶粗的雷蟒電蛇劃破天際,豆大雨珠嘶吼著穿越上千米距離落在地上,如同重重敲下的鼓點一般,風暴以殘忍暴君的形象降臨。
這場颶風來得如此之急促,來自北非撒哈拉沙漠的高溫乾燥空氣自東向西與幾內亞灣的潮溼空氣對沖,最終形成了伴隨巨大規模雷電運動的熱帶氣旋。
然而直升機駕駛員此刻無暇去顧及這場風暴的來源與去向,在他的腦海裡只剩下一個念頭——殺!
雌鹿直升機不顧一切的降低了高度,攢射的火蛇銳不可當地劈碎了阻擋在前面的松柏綱樹木枝幹,木屑似雪花般四散。
駕駛員一把摘下了頭上戴著的墨綠色罩形耳機,朝著前置的防彈玻璃瘋狂咆哮道:“他在哪?那個該死的怪物在哪裡?!”
他盲目地按下了S5火箭發射器的按鈕,遙遙轟在數百米外的空地上,然而除了掀起一大塊地皮塵埃之外毫無所得。
一息之間,滂沱大雨已如銀河倒瀉般肆虐,橫刮的狂風呼嘯席捲,將千枝萬葉震得倏倏搖晃,草木偃仆,道路瞑晦,天地間只剩下陰慘慘的雷芒與短弧氙燈的光束。
李昂出現了,他雨衣上的血汙已經被暴雨洗刷乾淨,肉色的乳膠手套攀著數人合抱粗細的鐵杉樹幹一路向上,扎眼功夫登上了30米高的樹冠。
周身的氣海竅穴磅礴鼓動,雨靴狠狠蹬在喬木樹幹,鴻雁般躍上高空。
沐浴在探照燈光束中的李昂屏息凝神,手臂緊繃懸於背後,如同壓縮至極點的彈簧一般,將破甲刀猛然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