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午,仰光外圍海域出現夏帝國軍艦的身影,仰光陷入夏帝國的包圍。
印度總督吉爾伯特·艾略特默裡·基寧蒙德,第四代明託伯爵,從昨天開始心情就不好,夏帝國封鎖馬六甲海峽,昨天更是派軍隊在馬來半島等陸;30日天還沒有亮他就被叫醒,緬甸受到夏帝國的攻擊,隨後各地陸續傳來夏帝國發動進攻的訊息,到處尋求援兵。
別的地方他可以不管,緬甸省可是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的,不能不救。
沒有辦法,他只好命人把印度駐軍總司令阿爾德肖特中將和參謀長道格拉斯·黑格少將請來協商對策。
兩位將軍不想出兵緬甸,總督的命令也不好直接駁回,要知道沒有海軍保護的情況下只能走陸路,現在都不知道夏帝國在緬甸到底有多少官兵,派少了產生不了效果,甚至有被吃掉的危險,派多了只是保障後勤就有很大的壓力;所以,兩位將軍建議暫時先等一下,等訊息明朗一些後再決定派遣官兵的數量。
基寧蒙德總督知道兩位將軍接受他派兵的命令,只是時間往後拖一下,等訊息明朗之後再出兵,他也就放心了,立即命令印度軍參謀長道格拉斯·黑格少將為東征軍司令,帶兵前去緬甸消滅入侵的夏帝國官兵。
到中午時分,從仰光傳來的訊息十分不好,仰光外海已經被夏帝國海軍封鎖,目前還不清楚夏帝國進入緬甸官兵的數量。
下午2點鐘,第9軍近衛師登陸並休整好之後,與僱傭軍開始向北岸進攻,有驅逐艦協助,3艘護航驅逐艦的艦炮首先開火,“轟、轟、轟!”,驅逐艦發射的炮彈在馬達班英印軍陣地上爆炸,幾輪炮擊,就把北岸英印軍修築的工事炸的一塌糊塗,人員傷亡雖然不多,但是英印軍那見過這種陣勢,平時儀仗英國人的靠山,欺負一下土著老百姓還可以,真槍實彈的打仗卻沒有經歷過,在炮擊不久之後,英印軍開始向北無組織的逃跑。
僱傭軍和近衛師順利度過怒江,開始沿著英印軍逃跑的路線追擊。
驚慌失措的英印軍把武器彈藥等丟了一路子,都成了僱傭軍的戰利品。
9月3日,第9軍到達仰光城外,與第40軍完成了對仰光的包圍,此時,仰光外圍所有的城鎮已經被第40軍全部佔領,仰光成了一座孤城。
從望遠鏡向外看,黑壓壓的到處都是夏帝國官兵,足有十多萬人,訊息彙報到加爾各答總督府,總督得知有這麼多的敵人,打消了他向緬甸派援軍的想法。
緬甸一直是華夏的藩屬國,就是被英國殖民的時候,也要向華夏國進貢,夏帝國的軍隊打來了,在他們的思想中就是來解放他們的;再說了,在仰光的10個工人中就有9個是印度移民,是印度人搶了他們的工作崗位,所以緬甸人已經把印度人也視為敵人;緬甸人在仰光城內不斷製造混亂,再加上從毛淡棉逃亡回了的英印軍講起夏帝國軍隊的恐怖炮火,使得城內英印軍計程車氣全無,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
外無援軍,內無可戰之兵,緬甸省行政官員也無奈。
徐東海軍長派士兵向前喊話,投降不殺,讓城內的守軍看到了活命的機會。
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下,被圍困3天之後,於9月6日上午,仰光城的英國政務官命令內守軍放下武器,宣佈投降。
徐海東等人順利進入仰光城,使得仰光城免遭炮火的破壞。徐海東讓英國政務官給曼德勒的守軍發電報,命令他們投降,作為他立功的表示,可以不把他關進俘虜營,可以繼續住在仰光城內,享受外交人員的待遇,不用與其他俘虜一樣參加勞動。
在強大的誘惑之下,英國政務官最終屈服了。
9月6日下午,曼德勒的守軍也接到向夏帝國軍隊投降的命令。
至此,夏帝國軍隊完全佔領緬甸,完成了戰役的初步目標,切斷了新加坡等地英軍的後撤之路,也不會再有援軍去救援他們了,從此,馬六甲海峽以東的太平洋地區將是夏帝國的勢力範圍。(未完待續。)
喜歡帝國爭霸系統請大家收藏:()帝國爭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