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帝國在登陸馬來半島之後,其它地方的戰爭隨後打響,求援的電報以及相關資訊全都彙集到海峽殖民地總督安德遜爵士和陸軍司令漢密爾頓中將手中。
馬來屬州在新加坡被包圍之前已經被夏帝國的軍隊佔領。
加里曼丹島上的英屬殖民地和汶萊全部被夏帝國佔領,夏帝國宣佈在那裡建立北加里曼丹省,省會設在古晉市。在那裡負責駐守的3個英印師官兵,要麼被擊斃,要麼投降;夏帝國只是分別從西加里曼丹省和東加里曼丹省各派了1個師,分別從沙巴和沙撈越攻入,只是3場不算大的戰鬥,把英軍的3個師給消滅了,順便還把汶萊給滅國了。
其它正在戰鬥的地區還有法國的印度支那殖民地、澳大利亞聯邦以及緬甸,他們幾乎同時受到夏帝國的攻擊,新加坡已經是一座孤島,既不能出去援助其它戰區的戰鬥,也得不到外界的任何援助。
漢密爾頓中將參加過那麼多次的戰役,這次是他最絕望的一次,讓他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就是固守新加坡的信心都沒有。
原來擔心的是夏帝國從海上攻擊新加坡,2個炮臺上的要塞炮和岸防炮全部對準海上的目標,炮塔的旋轉範圍很小,現在夏帝國從陸地上打來,要守衛佛柔海峽,要塞炮失去了作用,兵力明顯不足,而且時間倉促,沒有沿佛柔海峽修建永固工事,到時候英軍的傷亡肯定很大。
印度與緬甸被若開山脈隔開,只有洞鴿山隘口能夠通行,現在已經被夏帝國軍隊佔領,陸地上的援軍過不來,海上的援軍不敢來,英國遠東艦隊龜縮在孟買港,不敢出港口一步。
陸地上被夏帝國近10萬官兵包圍,海上更是被夏帝國的軍艦封鎖,現在連突圍都無法做到。
漢密爾頓中將把逃回來的英印軍重新武裝起來,與第4個英印師一起作為預備隊,就是明知守衛不住,也要放手一搏。
總督安德遜爵士的心裡市拔涼拔涼的了,他已經被夏帝國俘虜過一次了,難道還要被俘虜一次?
本來以為新加坡有這麼多軍隊,而且帝國派漢密爾頓中將這位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鎮守新加坡,應該是萬無一失了,只是沒有想到,夏帝國軍隊的實力比自己想象的更強大,早知道這樣的話,就應該申請調離這個鬼地方了,真怪自己貪圖這裡的富庶,因小失大。
夏帝國第7軍的軍長沒有下令部隊進攻,而是在英軍的炮火範圍之外修建防禦工事。
這不僅讓夏帝國的官兵一頭霧水,就是英國的漢密爾頓中將也不知道夏帝國這是玩的那一出,難道要把英軍困死?顯然是不可能的,英軍在新加坡囤積了大量的糧食、醫藥、彈藥等輜重,圍困個一年半載的都不會害怕的。
15日,簡單的防禦工事修建的差不多了,全部是就地取材,建造的土木工事。
中午飯過後,李子豪軍長命令飛艇開始對新加坡的軍事設施進行轟炸。
按照間諜傳來的最新英軍佈置圖,飛艇首先轟炸的是駐守在提馬高地的重炮旅,由於是臨時被派遣過來的,重炮旅根本就沒有時間修築永固工事,全部是像夏帝國一樣修築的土木工事。
這次選擇的榴彈是大裝藥炸彈sb),彈體壁較薄,彈體內部75為炸藥,使用短延引信和瞬發引信兩種,榴彈重量為250公斤級。
本來李子豪還想用燃燒彈,但是張偉考慮到這次不想與英軍死磕,下令在對英法作戰中禁止使用燃燒彈,只能是用高爆彈。
炸彈從3000米高空的飛艇上落下,在提馬高地上爆炸,就近的土木工事被掀翻,大量的爆破碎片收割著英軍官兵的性命;落在重型榴彈炮周圍的炸彈,會把英軍的火炮炸成零件,炮管都會被炸的扭曲變形;落在地面上的炸彈會炸出4到8米不等的深坑,只是沖天而起的煙塵就達到幾十米高,就是緊緊的趴在地面上的英軍,也被衝擊波震碎了耳膜,離炸點近的倒黴蛋更是屍骨無存。
陣地上英軍的哭喊聲、呻吟聲等都淹沒在炮彈的爆炸聲中。
密集的炮彈從天而降,使得高地上的英軍無處躲藏,只能聽天由命;巨大的爆炸聲整個新加坡城的人都能聽見,密集的爆炸聲摧殘著他們幼小的心靈;守衛在佛柔海峽南岸的英軍,也被這種轟炸驚呆了,他們以前從沒有經歷過這種炮火的洗禮,就是老兵也沒有見過這種陣勢,英軍計程車氣頓時降低到冰點以下。
在這種炸彈的轟炸下,別說這種臨時修築的土木工事,就是鋼筋混凝土修築的永固工事也抵擋不住,別說普通的英軍害怕,就是漢密爾頓中將都感到絕望,在這種戰爭利器面前,人類顯得是那麼的渺小。
等轟炸過去,還沒有等漢密爾頓中將下達撤退命令,提馬高地上倖存的為數不多的英軍官兵已經開始向新加坡城狂奔而來,陣地上的傷殘者更是無人過問。
漢密爾頓中將的內心只能無奈的嘆息一聲,而無法對逃跑的英軍官兵再進行懲罰,即便是他本人在陣地上,表現也不一定就比那些普通的官兵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