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接到總參謀部的戰鬥命令,總參謀長馮國華、海軍司令呂傳亞、南部戰區參謀長孔祥偉和東南戰區參謀長曹嘉川等人已經商量好了。
第一路軍隊,由德克薩斯海軍基地出動1艘臺灣級重巡洋艦、1艘海南島級輕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護送2個國防師和2個旅的僱傭兵,共計人,前去佔領英屬千里達及托巴哥殖民地以及英屬、法屬和荷屬蓋亞那殖民地。
第二路軍隊,由夏洛特海軍基地出動相同的軍艦,護送2個國防師和2個旅的僱傭兵,佔領從英屬維爾京群島到格瑞那達之間整個西印度群島中被英法荷佔領的島嶼。
第三路軍隊,夏洛特海軍基地留守艦隊要配合陸軍,佔領巴哈馬以及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以及百慕大群島;而且佔領百慕大群島是任務的重中之重,那裡可以作為北美防禦歐洲的最前沿警戒哨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南部戰區派出2個師的國防軍和1個旅的僱傭軍;東南戰區派出3個師的國防軍和1個旅的僱傭軍;從東北戰區調了3個旅的僱傭軍作為支援部隊。
由於以前佔領美國之時,沒有硬仗可打,各部隊都沒有賺到多少軍功,這次出兵各軍區競爭非常激烈,馮國華以就近為原則,拍板確定的出兵部隊。
馮國華給軍隊的命令是,不管是白人、黑人還是混血人,只要是不服從命令的,直接射殺,直到殺的他們完全服從為原則。
這些島嶼對北美戰區統帥部來說,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必須完整的控制在手中。
佔領英、法、荷的蓋亞那殖民地,等於在南美洲的東部有了落腳點,對將來佔領整個南美洲有著莫大的意義;等明年佔領了哥倫比亞之後,順便就能消滅委內瑞拉,然後就可以分別從南美洲的東西兩個方向擴充地盤了。
同時,在南美洲的東部有了落腳點,控制了西印度群島,可以威懾巴西,就是美國將來搬到巴西之後,也逃脫不了被帝國的控制的命運,只能乖乖的聽話。
7月28日,馮國華接到帝國護僑的命令,知道這是進攻的命令,立即命令部隊按照原定計劃登船,各自執行相關任務。
按照作戰計劃,等第一路軍發起攻擊之後,第2路再發起攻擊,最後是第三路開始發動攻擊。
第一路軍預計在路上的時間為7天,這還是全部配備的新式貨船,否則花費的時間更長;第二路軍落後兩天出發。
第一路軍的總指揮是由魯國總參謀部派出的一位少將級參謀高長水,上次派遣他去日本,很好的完成了任務,獲得了馮國華的好感,這次就派他為第一路軍的總指揮,給他一個到戰場上立功的機會。
高長水少將把軍隊一分為二,留下1艘輕巡和2艘驅逐艦,以及1個國防師和1個旅的僱傭兵,命令他們去佔領千里達及托巴哥;高長水自己帶領剩餘的部隊去佔領英屬蓋亞那。
千里達及托巴哥殖民地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緊鄰於委內瑞拉外海;整個殖民地由兩個主要的大島特立尼達島與多巴哥島,再加上21個較小島嶼組成,而全國大部分的人口,都是集中在特立尼達島之上,而居住在西班牙港的人口就達到整個島嶼人口數量的三分之一;整個殖民地的總面積為5128平方公里,其中特立尼達島4828平方公里,多巴哥島300平方公里。
千里達及托巴哥殖民有人口20多萬,40的人口是黑人,40的人口是印度契約工以及後裔,還有20為白人或者白人後裔以及華人等。
在佔領千里達及托巴哥殖民之後,留下1個團的國防軍、1個團的僱傭軍和1艘驅逐艦,由國防軍的副師長負責帶領部隊維持佔領區的秩序;剩餘部隊再國防師師長的帶領下去佔領法屬蓋亞那殖民地。
而高長水在佔領英屬蓋亞那之後,會派國防師的師長帶領1個團的國防軍和1個團的僱傭軍去佔領荷屬蓋亞那。
三個蓋亞那殖民地的人口數量更少,主要生活在沿海和沿河地區,只要佔領了當地的首府,就算是完全佔領了這些殖民地。
由於人口數量少,面積也不大,這些殖民地都沒有過於重要的作用,所有駐紮的軍隊非常少,都不超過1000人的軍隊,法國殖民地的駐軍最少,只要1個營的官兵,還不到500人。
這3個蓋亞那殖民地以黑人、印度人以及混血人為主。
4日上午,高長水給馮國華髮電報,準備5日早上發起攻擊。
魯國政務院總理宋世傑隨即發表護僑通電:由於英法荷等政府的不作為,使得華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莊園被毀、商店被砸,夏帝國以及魯國政府始終保持以和為貴的態度,積極撤離僑民和商人,而各殖民當局認為華人可欺,變本加厲,以至於最終導致大批華人傷亡,是可忍孰不可忍?魯國政府決定派出軍艦和軍隊進行合理、合法的護僑行動,如果給各國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此深表歉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