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老李1407和狂奔的蝸牛的打賞,謝謝!
求訂閱,求打賞!
...............
自從去年同盟會被日本政府驅逐之後,大部分成員都到了中南半島的英法殖民地或者去了歐洲,在夏帝國的地盤以及菲律賓、檀香山、舊金山等美國人的地盤上,根本沒有同盟會生存的土壤;只有少部分同盟會會員改名換姓之後潛回大清國,繼續從事他們認為的崇高事業。
宋教仁通電退出同盟會,更是給了同盟會很大的打擊;然後宋教仁宣佈加入夏帝國的國籍,很快就出任夏帝國的副省長一職,春節之後又擔任夏帝國外交部副大臣;在宋教仁的邀請之下,陶成章在春節之後到達上京,張偉知道陶成章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和愛國者,於是告訴政務院總理鄭道友,任命他為教育部副大臣,希望他能繼續為華人做貢獻,不過陶成章拒絕了這項任命,他感覺自己的水平不如蔡元培,於是向夏帝國推薦蔡元培來擔任教育部副大臣,在得到張偉的同意之後,親自發電報給蔡元培,邀請他到夏帝國擔任教育部副大臣,蔡元培早就瞭解到夏帝國對教育的重視,便欣然接受了這項任命;而陶成章自己在上京開辦了《南洋日報》。
蔡元培和陶成章的離開,也把原來光復會的成員帶走了,他們一起加入了夏帝國的國籍;徐錫麟、秋瑾、章太炎等人感覺革命無望,在蔡元培等人的帶動下,相繼到達上京,加入夏帝國的國籍;這又對同盟會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孫先生和黃興等人一直居住在法國殖民地的河內市,靠發行的為數不多的戰爭債券生活,大部分會員現在都過著困苦的日子。大部分華僑、華人對戰爭債券根本就沒有興趣,對同盟會更沒有興趣,現在連募捐都停止了,募捐到的那點錢,連募捐人員的費用都不夠。
所有的同盟會成員把仇恨轉移到夏帝國身上,認為夏帝國與大清國的滿人是穿一條褲子的反動勢力,要不是因為夏帝國給日本施壓,日本政府就不會驅逐他們,要不的話現在同盟會在日本的支援下已經發展出幾萬的軍隊了,甚至已經佔領大清國南部的幾個省,已經在大清國站穩腳跟了,現在的苦難,都是夏帝國造成的,夏帝國和滿清都是同盟會的敵人,都是要要打倒的物件。
只是現在夏帝國當軍事力量太強大,強大到讓他們仰望,就是把夏帝國列為同盟會的敵人,也不敢真的與之為敵。
就在孫先生苦悶,而又無處發洩的時候,上帝終於又為他開啟了另外一扇窗戶,大英帝國海峽殖民地總督安德遜爵士派人找到他,並邀請他去新加坡商量要事,這讓孫先生看到了一點希望,又重新點燃了他的鬥志。
孫先生、黃興等人,以最快的速度乘船南下新加坡。
在新加坡,安德遜爵士在總督府接見了他們。
安德遜爵士熱情的擁抱了孫先生:”很高興見到諸位,歡迎大家到新加坡!“
孫先生也熱情的回應安德遜爵士。
沒有商討任何內容,先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擺下酒席,招待孫先生等人,還專門找來華人廚師,按照華人的口味做的菜。
黃興等過了這麼久的苦日子,看見有這麼多的美味佳餚,立刻大吃大喝起來。只有孫先生邊吃邊在沉思,這才是人上人該過的日子,不管前面有多少苦難,也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不能阻擋革命的步伐,不成功便成仁。
在酒足飯飽之後,大家來到安德遜的書房,安德遜先是介紹了夏帝國的強大和霸道,已經破壞了南洋地區穩定和平的局面;同時,夏帝國在大清國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破壞了各國早就形成的貿易格局,而且還低價向大清國傾銷糧食和食鹽,導致大清國的鹽稅和海關稅收持續下降,大清國被迫在其它方面加稅,夏帝國就是導致大清子民生活困苦的根源。
孫先生附和道:”我們也被夏帝國害的不輕,要不的話我們現在在日本的支援下已經佔領大清國的南部地區,可是現在連生活都很苦難,夏帝國太霸道了。“
安德遜爵士心裡十分高興,這個孫先生真上道,忙沉痛的說:”我聽說過同盟會在日本的遭遇,我很同情你們,希望我們能聯手打擊夏帝國的囂張氣焰。“
”總督閣下,我們也想與貴國聯合,只是現在我們是朝不保夕,連生活都苦難,怕是要讓總督閣下失望了。“
”哈哈,孫先生太謙虛了,我知道您在華人中的地位,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戰鬥下去,不到最後絕不言放棄,誰勝誰敗,不到最後是不能下結論的。“
”我們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孫先生的策略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一定的好處,別想著為你們大英帝國賣命。
安德遜爵士繼續說道:”孫先生想錯了,只是您的人望就是一筆無比巨大的財富。只要您能善加利用,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不明白總督閣下的意思,請您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