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官衙之前,各家被鼓動起來計程車子,齊齊聚集於此,神情激動異常,口中高聲喊道:
“釋放師司業,嚴懲大理寺卿狄仁傑!”
“構陷罪行,誣陷名士,酷吏所為!”
面對著這樣一群激動無比,憤慨異常的百家士子,姚廣孝早有準備,派來了一隊禁軍,嚴守大理寺之中。除此之外,刑部、粘杆處、東廠,也是各派高手前來,將大理寺內外把守地水洩不通。
而在大理寺之中當差的百家之人,尤其是法家弟子,此時甚至已經被勒令只能待在各自院落,由差役們戒嚴,不得隨意外出。
整個大理寺上下,氣氛凝重緊張異常,人人如臨大敵,神色難掩驚慌。
而此時,作為百家士子主要攻訐物件的大理寺卿狄仁傑,卻是面色如常地端坐在官署大堂之上,照常處理著手中的公務。
有大理寺官員,此時面帶急色,沉聲道:
“大人,外面這群膽大包天計程車子,正是衝著大人您來的,大人您要不還是迴避一下吧!”
狄仁傑頭都不抬,斷然拒絕道:
“迴避?本官問心無愧,何須迴避?”
狄仁傑是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也會有一天,被人稱作酷吏……
不過自己奉當今陛下旨意行事,所言所行問心無愧,從無構陷之舉。若是此時離開大理寺衙門,一來有心虛之嫌疑,二來也有失朝堂體統。是以他無論如何,都不願就此離去。
聽著外面傳進來的百家士子們的問責之聲,狄仁傑放下手中的公文,站起身來,道:
“去大牢,本官要見一見師明哲!”
手下官員,詫異於狄仁傑的處事鎮定,心中亦是不免生出欽佩之意,拱手道:
“是!”
大理寺官衙之內的大牢,在京中各衙門的大牢之中,算是條件最好的。畢竟這裡關押的,此前大都是官吏,也有不少人能夠洗清冤屈,官復原職的。
建於地面之上的大牢,毫無陰暗潮溼之感,反而亮堂堂的。
師明哲三人的牢房之中,更是所有牢房之中最好的幾間。
陽光透過牢房之中的窗戶照進來,從窗戶朝外看去,還能夠看到大理寺後院中的花草。側耳傾聽,還聽到外面的鳥鳴之聲。
相鄰的三間牢房之內,師明哲、紀方、公孫頌跪坐於錦緞軟墊之上,面前的矮桌之上,還擺放著精美的茶具。沁人的茶香,一聞便知茶壺之中泡著的,乃是世間頂好頂好的茶葉。
三人此時正隔著牢門,舉杯對飲,一副悠然閒適,頗得其樂的架勢。
原本心中還有些驚慌失措的紀方、公孫頌二人,此時顯然也聽到了大理寺外傳來的動靜,心中已然一定,恢復了幾分百家精英應有的從容。
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眼三人的牢房,狄仁傑眉頭一動,沉聲道:
“本官作為大理寺卿,也時常來這大牢之中。不過還是今日方才知曉,這大理寺牢房,條件竟然如此好!”
大理寺的牢房,條件是好,但也不過是相較而言乾淨一些,明亮一些而已。這裡的人,到底都是戴罪之身,條件不可能舒服到這個地步!
狄仁傑身旁的牢頭,此時渾身顫顫巍巍,結結巴巴地道:
“大、大、大人,小人實在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怎麼進來的……”
狄仁傑冷笑一聲,道:
“你自然不知道!我大理寺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百家弟子在裡面任職,法家門徒尤其多。劫大牢,救這三位出來的膽子是沒有,但為師司業、紀堂主、公孫先生暗中傳遞一點訊息,送點東西進來,可是不少人願意幫忙的!”
諸子百家,相較於天下諸國勢力、江湖組織,結構更為鬆散。除了少數悉心栽培的核心嫡傳門人,其餘的弟子,大都是類似於學院與學子之間的關係。
這些人不一定會為各家學派,甘願捨棄自身的前途。但相互之間有著授藝、同門之恩,自然難免偏幫。遇事了,暗戳戳地幫一手,也很是正常。
牢房之中的師明哲,此時微微抬頭,抬手便為狄仁傑倒了一杯茶,然後抬手做了個相請的動作。
狄仁傑見狀,當即擺了擺手,示意身邊人開啟牢房,然後徑直走入其中,跪坐在師明哲面前,接過了師明哲的那杯茶。
“自我三人入大理寺以來,這次應該是狄大人第一次來見我們。”師明哲看著眼前的狄仁傑,沉聲道。
狄仁傑放下手中的茶盞,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