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俘虜的草原部族老弱之中,挑選五歲以下清秀機靈的孩童,送入京師皇宮之中充作奴婢。適齡女子,分配給軍中有功將士……其餘的,都殺了吧,免得浪費糧食!”
武正平說話之時,語氣顯得平澹漠然,但臉上的陰沉狠辣之色,卻是讓人為之一寒。
自從夏軍進入草原以後,攻取了大小部族無數,俘虜的老弱加起來足有二三十萬人。而此時,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句,便起碼斷送了超過二十萬人的性命!
只不過在場的一眾將士,都是久在北境征戰,與突厥之間仇怨頗深。除了少數幾個略有不忍的,其餘眾將皆是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齊聲應道:
“末將等,謹遵大帥之命!”
雲國,中慶城,京畿衙門之外。
十餘名身穿儒袍計程車子,手持狀紙,氣勢洶洶地走到京畿衙門之前,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之下,敲響了衙門之外的鳴冤鼓,大聲高喊道:
“大理寺卿狄仁傑,構陷罪名,緝拿天下名士,天理何在?公道何在?我等儒家弟子,還請京兆尹主持公道!”
京畿衙門之中的吏員聽到動靜,連忙出門檢視。在看到這群身穿儒袍計程車子之後,頭都大了,連忙上前道:
“諸位怎麼又來了?此前不是已經說了嗎,這件事牽涉當朝大理寺卿,我京畿衙門無力管轄。諸位想要遞狀子,也得去找御史臺不是?”
聽到這名吏員的話,這些儒家弟子頓時個個義憤填膺,道:
“你京畿衙門說牽涉大理寺卿,要我們去找御史臺。可御史臺那邊,又推說沒有證據,無法彈劾當朝大理寺卿,要我等找刑部來調查。到刑部那邊,卻說自己無法調查七品以上官員,要我等找京畿衙門……”
“爾等如此相互推諉,不堪任事,當真對得起朝廷下發的俸祿嗎?”
“今日,必須給我等一個交代!”
“若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也無法出示證據,就必須將三位先生放出來!”
“如此明顯的構陷之事,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肯出面!朝廷昏暗,竟至如此地步,蒼天啊,你開開眼吧!”
眼看著這群儒生越說越過分,這名京畿衙門的吏員,眉頭緊緊皺起,忍不住高聲喝道:
“捉拿三人的命令,乃是陛下親……”
只聽得一眾儒生之中,突然有人高聲呵斥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言一出,周遭看熱鬧之人,議論聲頓時一靜。
吏員是愣住了好一會兒,才反應了過來,這是在說當今陛下行事不正,乃是亂命。
反應過來的吏員,頓時又驚又怒,厲聲喝道:
“大膽,竟敢非議陛下!爾等,是當真不想要日後的前途與功名了嗎!”
還是那道聲音,立刻駁斥道:
“此乃天下之公義,莫說前程功名了,就算要被問罪,也要指明昏君的過失與亂命!此乃,捨生而取義也……”
四周空氣,頓時安靜了下來。
周遭聚集過來看熱鬧的百姓們,頓時眉頭緊皺,臉帶不快之色,狐疑地打量起眼前的這群儒生們來。
蕭承登基之後,剷除權臣,挽社稷於將傾,開科取士,興修水利,廣開言路,輕徭薄稅,施以善政。使得這雲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如今更是威壓夏國,佔據了西南七郡之地。
除了這些,蕭承還是一個懂得“營銷”的皇帝,百家之中的小說家如今就在為蕭承效力,利用混跡在市井之間的說書先生,以及各種話本子,讓蕭承在百姓心目之中的形象變得更為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