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江城府,西南招討司衙門之中。
西南防線各重鎮將領,齊聚於此。
從金陵城而來的傳旨太監,在禁衛軍、繡衣使的簇擁之下,手捧聖旨,昂首闊步走入其中。
“大夏皇帝聖旨到,眾將恭迎!”
只聽得一片鎧甲甲片碰撞之聲響起,眾將齊齊跪倒在地,神色肅穆,齊聲喝道:
“末將等,恭聞聖命!”
“朕膺昊天之眷命,詔曰:
朕獲承天序,欽若大行皇帝之訓。雲國窺覬社稷,屯兵西南邊境。當用撫邊將,四方於宣,以寄社稷安危之重。
德陽侯齊默,習三陣之機鈐,有統帥之智略,今晉撫軍大將軍,領西南招討司副使之職,令賜王命旗牌,統管西南軍務。
威遠將軍,晉封方壽都亭侯,率部移師武陵郡。
撫邊將軍……
……
……
安順郡郡尉,樂邑都亭侯郝元化,率部協防興元府。
歸附黎將陳立言,授虎節校尉,領兵協防武陵郡。
原西南邊軍主將,徵南將軍廖固,容州一戰損兵折將,致使邊軍盡數覆沒,本應軍法處置。但念此非戰之罪,今撤起官職,降為校尉,駐防前線,準其戴罪立功。
欽此!”
西南局勢實在緊要,所以在虞昭凌登基之後,第一道聖旨便是發來西南,接管大軍兵權,穩固防線。
而此時聖旨之中提到的,諸位接管西南防線各處大軍的將領,不是虞昭凌舊部,便是此前表露出投效之意的將領。
一眾接管西南大軍的將領,此前早就收到了訊息,心中早有準備。此時接到正式的聖旨,當即掩去喜色,俯身齊聲喝道:
“末將等,接旨!”
躲在一眾將領之中的廖固,聽到自己免除此前軍職,發往前線充任校尉的命令,他既沒有沮喪之色,也沒有因為免除責罰而欣喜若狂。
雖然這一道聖旨的下達,代表著廖固此前喪失西南邊軍的罪責徹底被掀過去了。但廖固可沒有忘記,自己能夠逃過問罪的真正原因!
當初的他,在雲國粘杆處的安排之下,“平定”了慕容復叛變,守衛住了西南重鎮永州城。然後又在粘杆處的安排之下,摒棄了舊主晉王,向虞昭凌表達了忠心。
為了安撫戰敗將領之心,以及表達對晉王昔日門下故吏的招攬之意,虞昭凌接受了廖固的效忠。
最終,在虞昭凌登基之後,廖固能夠得以沒有被抄家問罪。
而這一切,全都是在雲國粘杆處的謀劃之下完成的!也就意味著,他廖固,上了雲國的賊船之後,便再也沒有下來的機會了!
廖固神色複雜,不由得幽幽嘆息一聲。
如今他身邊的親衛,已經都換成了雲國粘杆處的人。而自己身上,勾結雲國的證據也儼然證據確鑿,再無迴旋的餘地。縱然他不想背棄家國,可到了這個地步,他顯然沒有了選擇……
而就在招討司衙門之中,宮中太監傳旨之時,江城府之中,有那麼一處極為隱蔽,不引人注意的院落。
院落之中,人員很是魚龍混雜。
有身穿繡衣,氣質精幹的繡衣使,也有打扮各異,渾身江湖氣的武林中人,甚至還有販夫走卒之輩。
其實繡衣使作為夏國的特務機構,人員成分複雜是理所當然的!
可眼前的這些人,雖同時聚集在小院之中,但相互之間卻都是毫無往來,皆是各幹各的差事,給人一眾隔閡甚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