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府,王宮之中。
與當初比較起來,如今的升龍府中,似乎並無什麼不同。
王都依舊叫做“升龍府”,百官大朝會之地,還是叫做“南華殿”。王宮的宮門,“永定門”之名沒有更換……
若說差別之處,可能就是國號換成了“安國”,南華殿上坐著的那位王號變成了“安王”。
又或者,是在朝堂之上,多了那麼幾位身穿雲國官袍的官員,正代替著王位之上坐著的那位,向殿中文武百官發號施令呢……
安東將軍楊大眼,此時倚在殿上大柱旁,眼睛眯起打起了瞌睡,若是湊近聽,還能聽到他的呼嚕之聲。
最近胖了一圈的安王黎護,此時也是漫不經心的模樣,靠在王座之上,兩眼迷離,不知在想些什麼。
一眾安國的文武百官,也是蔫蔫的,宛若被閹割公雞,只有在聽到自己名字時候,方才有些反應。
整個南華殿中,竟然只有雲國派來的十幾名總理衙門的官員們,在專心致志地商議著政務如何處置、政令如何實施。其餘的人,竟然都有一種敷衍了事的感覺。
其實倒也難怪,一個正統性不高,得位方式並不正當的傀儡政權,別說臣子們心氣全無了,便是連黎護這個君王,也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勢。
這些總理衙門的官員也被殿中的氣氛搞得有些打不起精神,不由的停下商議政事。他們掃視在場官員,見眾人皆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不由得覺得心累無比,齊齊地發出一聲嘆息。
此時發呆的黎護,卻是注意到了殿中安靜了下來,當即來了精神,清理清嗓子,開口道:
“諸位可是商議完畢了?好,那就散朝吧!”
打著瞌睡的楊大眼,此時勐地驚醒,道:
“散朝了?好,散朝!”
一眾官員也是如此,當即對著黎護躬身一禮,就真的有散朝的架勢。
這番景象,頗有一番荒誕意味,看得總理衙門的一眾官員眼皮跳動,嘴角直抽。
其中一人輕咳一聲,對著黎護躬身一禮,開口道:
“啟奏安王殿下,我等剛剛說到,夏國那邊有謠言傳來,黎衛寧於亂軍之中倖存,現已逃至夏國。對此,不知殿下可有什麼想法?”
聽到黎衛寧的名字,黎護整個人勐地一震,似乎是在驚訝於他竟然還沒有死。
殿中的一眾百官聽到黎衛寧的訊息,此時也是來了精神,齊齊抬頭。
倒也不是說這些官員心中還在記掛著黎衛寧,畢竟要是真的想他的,對他忠心的文武臣子,早已去見了黎朝的歷代君王了。如今站在殿上的,不是些牆頭草,就是些犯事了被重新放出來。
他們心中,其實也是不願意黎衛寧還活著的。此時這般留心,也只是擔心萬一黎衛寧真的沒死,日後回來了要清算他們怎麼辦。
“此事,當真?”黎護忍不住出聲道。
此時的他,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慌亂。
雖然小王太子不是他殺的,但罪名已經扣到了他的身上。而且之後,他還抱著一不做二不休的念頭,還將黎衛寧剩餘兩個子嗣,以及一眾妻妾盡數誅殺。
和黎衛寧的仇,算是不共戴天了!若是黎衛寧在夏國的幫助之下歸國,他只怕就沒了啊!
而此時,那名總理衙門官員,卻是微微搖頭,神色堅定,擲地有聲道:
“殿下,剛剛臣說過了,只是夏國的謠言!”
別管是不是真的,就兩個字,“謠言”!
黎護此時也勐地反應過來,一拍大腿,道:
“對對對,是謠言而已。一定是夏國為了使我朝中動盪,故意散播出來亂我軍民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