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早朝,宣政殿中,蕭承端坐龍椅之上。百官禮拜,俯身受命。
不待旁人開口,老太尉陶艾當即上前一步,急切道:
“啟奏陛下,邕州急報!夏國收買軍中將領, 意欲挑起邕州兵亂。並派兵擅入我大雲國境,圍殺邕州大營主帥狄青將軍。幸而狄將軍勇武,未曾使得夏國得逞。”
蕭承能夠發覺夏國那邊的異動,全靠著金手指的臣子忠誠度顯示,以及手下東廠、粘杆處全力追查出來的蛛絲馬跡,方才猜到了一絲端倪。
為了玩這麼一招將計就計,蕭承有心不走漏風聲,縱使諸多佈局,卻未曾讓太多的人知曉。
所以這如今朝中百官,知道夏國撕毀和約之事的人,實在不多。
陶艾此言一出,朝中百官當即驚駭,頓時一片譁然,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雖然此前眾人也皆以為,兩國之間日後必再起波瀾。
但滿打滿算到現在,兩國之間戰爭平息,不過才一年不到的功夫。再加上夏國西南遭受瘟疫,民力大損,這怎麼看,今年也不太有動武的意思。
可就這麼沒讓人想到,夏國那邊,依舊是今年起兵動武!
蕭承端坐龍椅之上, 垂旒之下的面孔看不清神色,只有威嚴之聲在眾人耳邊響起:
“哦?堂堂夏國, 不恤民生艱難,毀壞和約,輕挑戰端,失信天下!此言此行,當為天下人所唾棄!”
禮部尚書張昭聞言,當即上前一步,沉聲道:
“陛下,夏國無端失信,輕起戰端,當即刻出具國書,昭告天下,並喝問夏國朝堂各中原由!”
g.
輿論優勢,必須佔據!
蕭承聞言,當即道:
“准奏!”
老太尉陶艾聞言,再次上前一步,略顯得有些急切,開口道:
“陛下,夏國此番動手,顯然早有準備。既然如此,便絕不可馬虎對待, 之後說不定還有後手!當務之急,還請陛下立即發兵,前往邕州駐防。除此之外,北方雲夏邊境,也當小心防備!”
殿中百官聞言,當即齊齊出列,應聲道:
“臣等附議!”
“請陛下即刻出兵,馳援邕州!”
蕭承聞言,當即沉聲道:
“邕州大營有兵十數萬,皆是國中精銳,兵力方面自是無虞。最為的緊要的,反而是負責給邕州大營供給物資的石城郡,容易出事。”
說到這裡,蕭承微微頓了頓,方才繼續道:
“兵部職方司郎中伍子胥何在?”
聽到龍椅之上的陛下忽然喊到了自己的名字,百官之中的伍子胥,心頭頓時狂跳起來。
為報家仇,他方才投靠雲國,想要藉助雲國國力來報復夏國。本以為還需要再忍耐不知道多長時間呢,卻不曾想倒是夏國那邊耐不住了!
這般驚喜,如何能夠不讓他激動興奮?
但此前好友許恆的告誡,伍子胥還記在心中。為了不給蕭承留個難以鎮定的印象,他連忙強壓下心中激動,快步走出,俯身跪倒在地,行禮道:
“臣在!”
蕭承看著眼前強忍激動,但神情舉措之間卻是有些顫抖的伍子胥,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