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犯了錯還要加以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
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
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一個行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會高。
人們所重視的,並不是相貌的漂亮。
一個才學豐富的人,他的名聲自然會大。
人們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謀利。
別人有才能,不能輕易地詆譭別人。
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
不要喜新厭舊,對於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貪戀新朋友或新事物。
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擾他。
當別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閒言閒語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
別人的短處,不要去揭穿。
對於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宣揚。
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
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宣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作了一件壞事。
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
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
給予別人的應該多些,獲取別人的應該少些。
準備要求別人去做的事,首先要問一句自己願不願意去做。
如果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就應當立即停止。
對別人的恩惠要思報答,對別人的怨恨要忘記。
對別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對別人報恩要越長越好。
對待家中的婢女與僕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以身作則。
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大更可貴。
如果仗勢強逼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
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沒有怨言。
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
受社會潮流風氣影響的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他說話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
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真是再好不過了。
因為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