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子三劍,果然名不虛傳。”
吳道忍不住讚歎。
含光劍,果真如傳說中的那般,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經物而物不覺。
承影劍,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
宵練劍,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其觸物也,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含光、承影、宵練都不在天下十大名劍的排名中,但給吳道的感覺絲毫不弱。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猶有過之!
“儒家果真傳承久遠……”
哪怕心高氣傲的吳道都忍不住感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還是沒落已久的儒家,試想當年儒聖尚在時的儒家會有多麼恐怖?
妃雪也是心神一凜。
她是親身感受過易水寒的。
對於天下名劍有深刻的體會。
此刻,面對含光、承影、宵練三劍,她第一個念頭便是三劍不在易水寒之下。
“儒家果真可怕,難怪墨家鉅子對儒家都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妃雪對‘敬而遠之’四個字有了深刻體會。
此刻,場中也唯有陸馨還能保持平靜,說道:“儒家天子三劍名不虛傳。”
“親眼目睹三劍之後,我已有了答案。”
伏太微微一笑,躬身道:“願聞其詳!”
一直面帶微笑,恪守周禮的二先生顏思和三先生張良也不禁有些好奇起來。
陸馨只是看了三劍一眼,便已有了答案。
莫非監正五弟子真的如傳聞中那般得了監正的真傳,有世事洞明百曉生之能?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不要說是書院三賢者了,就是吳道和妃雪也是心中驚異,陸馨居然有答案了?
面對著一眾目光,陸馨只是微微一笑,說道:“其實天子三劍,當年列子已然給出了答案。”
“天子三劍並不以傷人殺人之能來彰顯威力!”
“這三把劍也不單劍,而是道的載體,指的是不同的幾種力量,代指的是三種狀態。”
“這三把寶劍被分為上品含光、中品承影、下品宵練,這三把所謂的寶劍只是人修行的三種狀態——上品含光是入道合體之狀,中品承影是遇道引信之狀,下品宵練是為按道守習之狀。”
“越次等的劍越能使人感受其存在。”
“為何稱此三劍都不可以殺死人呢?是其劍鋒不夠鋒利,劍不夠快麼?”
“並非如此。”
陸馨嫣然一笑,指著三劍說道:
“含光,其劍如光、如影、如風;光不可見,是因時光如梭快比閃電,瞬間可通天地使人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