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塵若有所悟。
儒家對於修行第一境神定的理解,確實有獨到之處。
不管是修行、練武,做學問,其實人生中做每一件事,大都是如此。
能否做成,關鍵就在於意誠心正!
就好比觀想煉神。
他有了觀想法,知道了觀想的方式,然後專注練習,收束雜念,意誠心正,那觀想便算是登堂入室了。
待觀想修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後,水到渠成,他就能進入類似頓悟的狀態。
從而,最短時間進入神定境界!
這兩天。
他元神修行進入了一個瓶頸,總感覺自己缺少了什麼,又沒人可以詢問。
此刻,蘇幕遮的話對他來說,不亞於醍醐灌頂,楊塵獲益良多,躬身謝道:
“多謝先生指點。”
“我更應感謝六皇子才是。”蘇幕遮一嘆:“若是當今乾帝如六皇子這般推崇儒家學問,百姓便能安居樂業,休養生息了,可惜,乾帝推崇嚴刑峻法……
如今,百姓蒼生,苦不堪言。
大乾暗流洶湧,諸子百家,異姓諸侯王都蠢蠢欲動,又有饑荒來襲,有亂世之兆。”
楊塵眉頭微皺。
乾帝掃滅百國一統天下,分封功臣為諸侯王,如今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
諸侯國佔據大乾江山的多半疆土,如同列國割據狀態,異姓諸侯王在封國內部軍政獨立、尾大不掉,給中央集權的統治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異姓諸侯王或多或少都與諸子百家有聯絡,甚至有百家勢力的支援,背後隱隱還有百國餘孽活動的影子。
而諸子百家除了依附於大乾官方的陰陽家、法家外,大多是帝國通緝的叛逆分子。
這些楊塵自然也是清楚的。
不過,他還是沒搞清楚這蘇幕遮究竟所為何來?
一來先是誇讚他的圖書分類法,後又指點他元神入定的訣竅,投之以桃。
現在又說起天下局勢,一副諸葛亮作隆中對的模樣,這是要助他當上皇帝?
可欽天監不是一向不干涉政務麼?
難道這蘇幕遮不是欽天監的人,而是儒家的人?想到這,楊塵再次問道:
“先生,究竟所為何來?”
“六皇子,再次介紹下,草民蘇幕遮,乃江湖人士。”蘇幕遮開門見山道:“此次是為助殿下賑災,洗刷何不食肉糜之愚名而來。”
蘇幕遮?
江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