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抬舉謝安了,殷浩出身士家大族,年少就負有美名,又屢次得到名士品鑑,為風流辯士所催崇,這是我所不能比的呀。”謝安連連擺手道。
“安石兄不用過謙,殷浩與安石兄有本質不同,安石兄重實務,做事有遠見,心中裝有大局,而殷浩喜歡空談,雖然表現上看起來高談闊論,但實際並不切合實際,所以大多都是空話,名不符實。”司馬昱對謝安說道。
“既然殷浩是個空談家,哪為何丞相還要徵召他呢。”王羲之不解的問。
“為了平衡。”謝安倒揹著手說道。
“恩。”司馬昱笑著點了點頭。
“王爺舉薦我出任吏部郎,王爺這派就多了一人,而相應的,丞相一派也要多一人,這樣才會保持權力的平衡。”謝安分析道。
王爺笑了起來,便說道:“安石兄只說對了一半,本王舉薦你為尚書郎,確實是為國選才,而丞相舉薦殷浩,也不全是為了力量的平衡,畢竟,他已經是丞相,又是輔政大臣之首,本王是奈何不了他,所以丞相說到底,出發點還是為國舉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若殷浩不出仕而謝安出仕了,哪丞相的臉上就有點難看了。”王羲之笑著說道。
“大家都是為朝廷效力,出發點相同,只是結果不同而已,所以是沒有什麼難看與不難看的。”王爺也笑著說道。
“王爺能夠有如此心胸,處處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朝廷能有王爺,不愁不能克復國難,收復中原啊啊。”謝安拱手說道。
“哎,本王只是伯樂,真正需要框扶社稷的,還得需要像安石兄這樣的英才啊。”
三人哈哈大笑起來。
“安石兄和逸少兄正在下棋嗎。”王爺問道。
“是的,在王爺進來之前,正下得興起。”王羲之說道。
“本王想請教一下安石兄的棋藝,不知安石兄可否辭教。”
“謝安棋藝不精,還請王爺手下留情啊。”
二人做下便下起了棋來。
丞相府內,庾冰正在坐著喝茶,尚書令何充走了進來,說道:
“丞相,據吏部的徵召官員回來報道說,謝安已同意出仕了。”
庾冰一下子就把茶噴了出來,立即站起來說:
“謝安據然同意出仕了?”
“這謝安朝廷屢次徵召他都不曾受召,這次也不知怎麼的,他就同意出仕了。”何充也無奈的搖頭道。
“是不是王爺親自去徵召的?”庾冰急忙問道。
“不是,徵召的時候王爺並不在場,聽徵召的官員說,當時只有秘書郎王羲之在場。”
“沒有道理啊,謝安屢次不接受徵召,本次卻突然接受了徵召,難受他突然想通了?”庾冰自言自語的說道。
“或許是朝廷多次徵召他,他這次推辭不過,才接受的徵召?”
“不可能,謝安何等英明,朝廷給不出他滿意的條件,他是不可能接受徵召的。”庾冰搖了搖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