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每樣給我來十個。”
“那我給你便宜些,從小到大,五十文、六十文、七十文。”
“假的吧,這大小能耗費多少鐵,你賣這麼貴?”趙清虎不幹了。
“這是手藝上的事情,你不懂。”
“那最快的多久能出來?”
“七天後你來拿,要做就一起做,有啥先後的。”張鐵匠道。
“行吧。”
專業的事情,只能聽專業的人。
趙清虎想了想,回去用兒媳婦的繡花針彎一個,也不是不行。
此外,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是還有直鉤釣魚嗎?這新奇東西,他會。
他可是老篾匠,跟竹子打交道幾十年,對竹子的性子最是瞭解,弄幾個直鉤釣魚的卡子不是問題。
直鉤釣魚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用竹子的實心分支,選好材料後,用小刀削尖,再彎曲將兩頭尖尖的部分插進乾燥的蘆葦杆裡面。
蘆葦杆曬乾,用剪刀剪成一厘米一截的。
兩頭尖的小竹子插進去,再塞上魚餌。
魚兒吃魚餌的時候,就會把外面的蘆葦杆咬碎,裡面原本彎曲的竹籤子,立馬就會繃直了,從而卡住魚嘴。
甚至,削尖的兩頭能扎進魚嘴裡面。
如此,一拉絲線,不就把魚提上來了。
傳聞中姜太公直鉤釣魚,很可能就是這辦法,否則魚怎麼能願者上鉤?
魚鉤有了著落,趙清虎又去雜貨鋪看了看。
沒想到,人雜貨鋪內,有配套的魚線跟魚鉤。
丫的,小瞧了古代人,明明人都有魚鉤的。
去鐵匠鋪找張鐵匠退單?
拿起那魚鉤,用手試了試,趙清虎還是決定繼續讓張鐵匠給自己定製。
沒辦法,雜貨鋪這魚鉤,質量有點差啊,怕是隻能釣上來白條、鯽魚這種小魚,上不了大魚。
倒是魚線不錯,絲線的抗拉扯能力也很強,而且還染成了水藍色,隱蔽性也好。
絲線有些貴,三尺就要十個銅板。
棉線便宜些,一尺一個銅板。
趙清虎想了想,要了三十尺絲線,花了一百文,老闆一開心,送了他兩個魚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