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趙清虎開了庫房,想要搬動錢箱。
沒想到,一使勁,竟然沒有第一時間搬動。
“這麼重?”
稍稍有些意外,趙清虎下了力氣,才把那錢箱搬了起來。
“這個月沒少掙啊。”
坐在大廳的太師椅上,趙清虎開啟錢箱細細數了起來。
別說,是真的賺了不少。
銀子已經有十三兩多,不僅是碎銀子,其中還有幾個銀錠子。
銅錢更多,一百零九串,湊不夠一串的也有五百多個。
一個月,豆腐坊掙了這麼多?
不可能啊,誰往裡面塞錢了?
揉了揉眉心,趙清虎一拍腦門,忘了之前家裡面囤了兩萬斤黃豆,這一個月都沒從鎮上購買黃豆,成本都省了下來。
可這樣也不對啊,他們家豆腐坊每天才能磨多少豆子啊?
“大郎!”
趙清虎一嗓子,趙大郎很快就跑了過來。
“爹,怎麼了?”
“這怎麼這麼多?”
“爹,就是這麼多啊,沒差的!”
“豆腐坊每天磨多少豆子?”
“現在每天有六百多斤。”
“不可能,兩頭驢咋能磨這麼多豆子?”
“兩頭驢趕不及,豬圈裡面不是多了一副石磨嗎,咱們家現在是三頭驢拉磨。”
“啊?”
趙清虎閉目想了想,隨即一拍腦門,他忘了,之前大郎跟他提過這件事情。
因為忙著準備收割水稻,他沒怎麼在乎。
“咋這麼多,你二叔他們每天也挑不了多少豆腐出去啊。”
他們家挑夫不多,就兩個小舅子、一個大姨夫、兩個妹夫、三個堂哥、兩個弟弟,才十個挑夫啊。
“大舅家的大表弟振興幾個也會來挑豆腐,就是不常來,兩三天一次吧,他們要來的時候會提前說好,豆腐坊會多準備一些豆腐!還有就是三弟,他每天都要拉走一千斤豆腐上鎮上。”
“啊?”
趙清虎這次是真的有點懵,三郎每天拉走一千斤豆腐?
一千斤豆腐,需要兩百多斤豆子,成本是四百文,他們家賺取150%的利潤,也就是說從豆腐坊拿貨的銀錢就是一千個銅板。
他給經銷商留下的利潤是50%,也就是說,趙三郎、趙四郎這兩小子,每天打底能賺取五百個銅板。
一個月,這就是十五兩銀子。
好傢伙,就在他眼皮底下,家裡面出了兩個小富翁啊。
十五兩銀子,都能買回來一畝上等水田。
“不對勁啊,清水鎮也就那麼大,一天時間頂天了,最多三四百斤豆腐,三郎咋賣出去一千斤豆腐的?”
“三弟說他們把豆腐賣去隔壁柳樹鎮了。”
“柳樹鎮?”
趙清虎在腦海中回憶了一番,柳樹鎮距離清水鎮可不近,牛車怕是要走上一個時辰。
隔這麼遠,他們把豆腐賣去柳樹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