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外裡,就是三成收穫。
不用盯著崖蜜,趙清虎上山的積極性都下降了不少。
而且,他佈置陷阱抓捕獵物,在外圍是越來越難。
往裡面,獵物很多,但是,大型猛獸出現的機率也增加了。
就每天佈置陷阱的時候,趙清虎就看到過不動物粑粑,看大小就知道,拉這些東西的野獸體型絕對不小。
逐漸,趙清虎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田地裡面的莊稼身上。
棉花已經長了起來,分支也有七八個,要打頂了。
再不打頂,讓棉花一直往上面長,營養成分都用來長個了,棉花產出會受影響。
西瓜苗也長了起來,趙清虎也開始給西瓜藤打頂,壓藤。
至於甜瓜、哈密瓜,趙清虎沒種過,就當做懶瓜來種,就是種下之後,只管澆水施肥除草,其餘的啥都不干預,就讓它們自由生長。
家裡面的家畜也長起來了,雞崽子、鴨崽子、大鵝,也都是半大不小。
特別是雞崽子,一斤多,正當時的大補之物。
可惜,他是沒辦法吃了,大丫看的很緊。
鴨跟鵝,都學會自己去山坳水田裡面吃蟲子了,晚上自己會回來。
這都是大丫她們,連續一個月驅趕、帶回,給它們形成的記憶。
他們家雞不多,三十六隻,其中兩隻是公雞,十五隻母雞,另外十九隻全都是閹雞。
閹雞長肉,跟閹豬差不多一樣的原理。
鴨子、鵝跟雞不一樣,即便是公的也不用挨一刀。
家裡面十八頭豬崽子,最早的兩頭已經有八十多斤,靠一百了;後來朱屠戶送來的十六頭,也已經五十多斤了。
他們家的潲水有油水,還有豆腐渣,配上一些豬草、米糠、麥麩,把這群二師兄養的圓滾滾,肥肥的。
吳樹根對此引以為傲,畢竟都是他養出來的。趙清虎想著,該弄一些骨頭回來熬煮後磨成粉,這東西餵豬也能幫著長肉。
家裡勞動力多,十畝地棉花,一天時間,全部打頂完成。
趙清虎也徹底清閒了下來,每天也就是上山看看。
村上的壯勞力,這個時候,大都會外出找零活。
或是去清水鎮上,或是去縣城。
農閒時節不多,他們要抓緊時間賺些銀錢回家。
竹棚內,趙清虎拿著一本草藥書籍在看。
一些草藥的名字他能連蒙帶猜讀出來,但是,大部分不認識。
他主要是看圖。
這麼大的石隆山,裡面的藥材肯定不少。
之前他就挖了黃精,雖然後來一直沒碰到過。
但是,一些常見藥材他還是見到過的。
就是太少了,他也沒采摘。
閒來無事,他也不能天天躺家裡面,要給自己找個活。
挖草藥,就是個很不錯的工作。
至於捕獵,連續幾個月練習,他那點箭術,真的是羞於啟齒。
也就是仗著力氣大,射出去的箭又快又重,近距離殺傷力不錯。
可面對野獸,他就沒自信了。
畢竟,近距離之下,野獸的尖牙利爪比他的弓箭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