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家人看著趙清虎拿出來的首飾,一個個瞪大了眼珠子。
秦氏更是難以置信,公爹竟然會給她買銀飾。
趙清虎笑了,“收起來吧,喬遷酒的時候戴出來。”
又看了看幾個郎,“等你們媳婦進門,爹也會準備一份彩禮。”
第二天,他們家就開始搬家了。
牛車、驢車全都套了起來,先把十箱蜜蜂搬遷了過去,就在牲口院子的最後面。
此外,就是糧食,農具,傢俱。
搬來的時間雖然不長,可趙清虎先後積攢的家當可不少。
破家值萬貫,光是那上百個陶罐,就值不少。
即便有三輛車,也忙了一上午,才把所有東西搬空。
請村長來交割了老楊家的茅草屋,眾人這才歡歡喜喜住進了新房。
趙清虎的院子,就在前院後面,兩間房,內屋外屋,很寬敞。
內屋有一個木架床,兩米寬,三米長,空間絕對足夠,用細棉布拉了簾子,裡面有防蚊的格子布。
此外,有兩個大衣櫃,兩個收納箱,一個小桌子兩個太師椅。
外屋就簡單多了,除了桌椅板凳外,就是一個羅漢床,可以在上面歪著的。穿越過了幾個月,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也有了自己的宅子。
院子不小,有兩分地,鋪了鵝卵石夯實的地面。
還有兩套木架子,是他準備養些花的。
石隆山上,資源豐富,之前穀雨的時候,他們一大家子去縣城賞花的時候,趙清虎腦海中就有了這個主意。
弄些珍稀品種回來,不僅可以拿來送人,若是碰到喜歡的,也許能收入一筆不菲的銀錢。
原主耕種幾十年,侍弄莊稼是個好手,加上他的知識儲備,養些花草不在話下。
前院的客廳、堂屋都很寬敞,木柱子木板都是新的,上面抹了桐油,微微泛著黃光。
堂屋之後,是後廳,左右連通廚房跟牲口棚,這裡也能當做倉庫用,通風乾爽,可以收納一些工具,也能當做糧倉,儲存糧食。
木匠打造的大倉庫,四根柱子是支柱,四面都是木板,開了活動門,一層一層木板往上疊加,還有一個出谷口,是專門用來儲存稻穀的。
按照那木匠的說法,這座糧倉輕鬆就能儲藏一萬斤稻穀。
此外還有大大小小六個櫃子,木板門開在上面,掀起來就能露出下面的空間,跟大冰箱一樣,是用來儲存冬小麥、黃豆這些雜糧的。
此外,一整套的木質工具都有,鬥、升、鏟子、大勺。
吃好喝好,木工也給了自己不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