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上,經過一兩天磨合之後,鄭師傅已經徹底掌控進度。
趙清虎也終於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
他也開始忙自己的事情。
山坳內,他用油布撐開,竹片做骨,做了一個暖棚,把種子種下開始培育。
觀察了一兩天後,發現一切正常,已經有種子開始發芽冒頭,便也放心下來,只需每天去看一次就可以了。
閒來無事,他開始製作滷水。
秦氏跟幾個丫頭,聽趙清虎說要製作滷水,一開始還有些迷糊,不知道這東西是幹嘛的。
聽趙清虎說,滷水是用來做豆腐的,一個個都來了興趣。
大鍋先煮開水,同時趙清虎開始搗碎滷鹽。
水煮開後冷卻,變成涼白開,而後再溶解滷鹽碎末,用木棍攪拌,加快溶解速度。
趙清虎選擇的比例是一比五,很快就將滷鹽粉末全部融入涼白開中。
靜置兩個小時後,果然,底層有了一層不溶於水的雜質。
用細麻布過濾後,他又煮了一遍,再次晾涼靜置,重新過濾一遍,得到了讓他滿意的滷水。
滷水不怕老,做豆腐也是一個長久賺錢的買賣。
趙清虎一口氣,用了兩斤滷鹽,最後得到了一大缸滷水,存放在了廚房陰涼處。
第一次做豆腐,趙清虎只用了五斤黃豆。
先篩選黃豆,一些歪瓜裂棗的癟犢子全都挑出來,剩下的清洗乾淨後用水浸泡。
浸泡一晚上,黃豆發脹發軟,這個時候就輪到石磨登場。
之前趙清虎從縣城買回來兩頭驢,就是想著日後家裡面開始大量做豆腐,用一頭毛驢專門來拉磨。
今天才五斤黃豆,就用人工拉磨。
黃豆跟水一起上磨,磨黃豆的同時也要加水,保證出漿數量。
五斤黃豆,最後磨出來滿滿兩大桶豆漿。
再用細布揉搓擠壓,儘量將豆漿擠出來,剩下的就是豆渣。
雖然他力氣大,可這一下揉搓擠壓兩大桶豆漿也是累得夠嗆。
豆漿入鍋,大火烹煮,等到豆漿沸騰後,轉為小火,打掉泡沫,繼續熬煮幾分鐘,將豆子的生氣熬出後,煮豆漿完美完成。
“來來來,一人一碗豆漿,放點蜂蜜都嚐嚐。”
豆漿可是好東西,日後家裡面做豆腐,每個人每天都能喝上一碗,補補身體。
加了蜂蜜,豆漿甜滋滋的,溫熱下肚,不僅香氣迷人,而且還暖身子。
兩大桶豆漿裝進深木桶,靜置一段時間。
等待豆漿降溫的時候,用木棍攪動幾次,確保內外上下都降溫。
雖說點豆腐,需要溫度在八十度以下,最好是七十五度,可趙清虎手上也沒有溫度計,只能是猜著時間,用手指時不時伸進豆漿裡面試一試,大概估算下。
溫度適宜,趙清虎開始點滷。
滷水緩慢點入豆漿的同時,木棍上下攪動,讓滷水徹底跟豆漿均勻融合。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三五分鐘時間,木桶裡面的豆漿就開始變成稀碎的豆花,而且,水也出來了,清白清白的水。
趙清虎嘴角一勾,這是成功了。
“變了變了,爹,真的變了!”大丫一臉震驚。
他老爹太神奇了,這豆漿跟那鹽水混合在一起,竟然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