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八個鋤頭、兩個斧子、四柄柴刀、一個菜刀、兩把剪刀,那鐵匠開價六兩銀子。
最後好說歹說,便宜了三百文錢。
不過,趙大郎抱著裝著鐵器的麻布袋,笑的很便宜。
對於農家漢子來說,這些農具就是他們吃飯的工具啊。
工具好,人就少受累。
原本他們還打算去借一些農具的,可農具珍貴,尋常人家根本不會外借。
“家裡還需要什麼嗎?”趙清虎問道。
趙大郎想了想,“爹,家裡需要一個織布機,我媳婦會織布,有了織布機咱們就能織麻布了,也能讓大丫她們學一學,日後嫁出去也有一個傍身的手藝。”
趙清虎點頭,“好,咱們去木工店看看。”
古代的工具是真的貴啊,一臺織布機,竟然要五兩銀子。
兩父子磨破了嘴皮子,最後也只便宜了一百個大子。
織布機是大件,趙清虎找了個牛車,順帶著,又去糧店買了一百斤精米,一百斤糙米,又買了一些稻種。
算算時間,如今又有了工具,大郎他們應該能在耕種之前開出四五畝水田。
即便地理位置不理想,他們幾個壯勞力,缺水了去挑水澆灌,也能養出一些水稻,秋天也就能有一些收穫。
大淵朝的政策,開荒的田地,三年內是免稅的。
如今,趙大郎他們名下沒有田地,秋收後只需要上繳人丁稅就行。
牛車速度快,半個時辰就到了綠竹村,趙清虎提前下車,提著兩斤肉,一壺酒,去了大爺爺家。
不得不說,古代的酒水是珍貴啊,一罈子酒才五斤就需要三百文。
趙老頭他們一輩的,一共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老三叔前幾年沒了,上面還有一個大伯,也是綠竹村老趙家的族老。
大郎他們被分出去,大堂兄趙大清給了不少幫助,如今自己手頭寬敞了,也該回報一些。
見趙清虎提著酒肉上門,趙大清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
“大伯,大堂兄!”趙清虎打了個招呼。
趙大柱掃了一眼趙清虎,又看了看他手中提著的酒肉,皺了皺眉。
“來堂屋。”
趙清虎把肉給了大伯母,快步走進了堂屋。
“今天你爹來了,說你不孝!”趙大柱主動開口,直接掀開蓋子。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