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經過三天時候的冷卻之後,顯示是一部名叫《佐羅》的電影。
要說佐羅這個人物,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或者知道過一點,是非常經典的俠盜形象,而且極具有殖民地時代的特色,同時也是蝙蝠俠人物靈感來源之一。
和大部分的俠盜一樣,佐羅會搶劫那些為富不仁的有錢人,將自己搶劫過來的金錢分發給貧窮百姓。
所以佐羅非常受到底層人民的擁戴。
對於殘暴的統治者及其幫兇,佐羅則用高超的劍術和靈巧的頭腦,將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挫敗。
邪惡腐朽的統治者對他恨之入骨,組織了多次的圍剿活動。
可是佐羅帶著面具,又有善良的人民幫助,壞人從未能找到過他。
關於佐羅的電影網路上有很多,比如《佐羅傳奇》《佐羅的面具》《佐羅的後代》等等,但要說的名字簡單隻有“佐羅”二字,片子又比較經典的,肯定是阿蘭德龍於1975年主演的《佐羅》。
阿蘭德隆是法國演員。
國內第一次觀看電影的人多會把佐羅當成法國人。
但是實際上佐羅是美國作家於1920寫成的小說裡的人物,而他的人物原型則來自的西班牙殖民地時期各種俠盜傳說。
這些俠盜裡面多少是杜撰,多少是真實,到今日已經分不清了。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在魯蘇即將進入的電影世界之中,名為佐羅的俠盜一定是真實存在的。
1492至150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四次橫渡大西洋。
這位野心勃勃的航海家希望用自己常年航海的經驗和受到貪婪滋養出的驚人勇氣,向國王和上帝換取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所以他曾經向國王申請過百分之十的戰利品歸屬權。
遭受拒絕之後。
哥倫布還是攜帶了不少計程車兵隨從。
手持給印度皇帝和中國皇帝國書,偶遇逆風和風暴的哥倫布花費了三個星期到達的美洲之後,他們首先便遇到了印第安人的接納,以及從他們口中某些地方擁有大量黃金和礦產的情報。
經過一番探索,這批航海家的攜帶了豐厚碩果回去了。
國王歡欣鼓舞,船上的水手囚犯得到釋放,哥倫布得到賞賜,並且他們不約而同的決定立即開始組織第二次的航海活動。
這一次,他們決定是為了土地和財富而去。
至此,西班牙進入了殖民時代。
大量的黃金和礦產被有組織地挖掘出來。
驚人的財富讓西班牙國王和貴族們過上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同時為了更好地開發美洲,他們決定將囚犯和底層討生活的人民送到南美,並且派出總督來管理。
70年後,一艘木質蓋倫船停泊在卡塔基娜港,來自歐洲的生活用品由水手忙碌的搬上搬下,沒有水手敢和別人說話,因為船長正在附近。
發黴菸草的味道順著牙齒縫往外冒,碩大的外套上彆著一個徽章。
這是一個胖船長,他樣子只比自己水手們乾淨一點——臉。
“小夥子們,東西很少,搬好了就到我這裡領錢。”
“記住了,我們明天裝貨,後天離開這裡。”